國際視野:航空業備受煎熬

國際視野:航空業備受煎熬

中東局勢緊張、委內瑞拉罷工問題尚待解決、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以及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倡議回教國家考慮禁運石油作為向英美施壓(不攻伊)手段,導致油價急升,不少企業因油價持續高企已感到有切膚之痛,而受影響至大至深的要算是整個航空業。備受經濟倒退和恐怖襲擊恐懼等因素纏擾,大部份航空公司已被弄致死去活來,佔營運成本約13%至15%的燃油價格又不斷上升,正是屋漏兼逢連夜雨,時間若再拖長,整個行業的前景實在令人憂慮。

燃料成本急漲
上月聯合航空、美國航空和Ryanair等錄得燃油成本以雙位數字上升,燃油價格攀升速度比原油急且快(油價由去年11月至今上升30%,燃油價則急升47%)之餘,部份航空公司為避過飛越可能戰火範圍須繞道而行,令致用油量增加,可謂百上加斤矣!
有遠見之航空公司領導,明知無論是否開戰,情況都會拖拖拉拉一段時間,油價將會持續高企,為減低或將成本鎖死在某水平,遂動用投機資金在期貨市場作出套戥;那些以為打不成仗或速戰速決,或根本騰不出資金作套戥的航空公司如聯合航空和EasyJet,便惟有眼巴巴看着邊際利潤被蠶食或虧損擴大而無奈之至。
此外導致飛機燃油價格上升的間接原因是龐大的戰機群每日都在活動,根據美國石油協會(API)的統計,自去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伊拉克解除武裝議案至今,軍用燃油耗量增加16%,不無對民航機之燃油價格增添壓力。不過油價只不過是營運成本問題,戰爭和恐襲因素,才是整個航空業的致命傷。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