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北韓危機 - 李怡

李怡專欄:北韓危機 - 李怡

北韓選在南韓新任總統盧武鉉宣誓就職的前夕,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到南韓觀禮之時,先後發射兩枚地對艦導彈,作為對盧的「賀禮」,同時也是對美國、南韓的「善意」的回應。盧武鉉當選後,一再表示會以「和平繁榮政策」來延續金大中的「陽光政策」,並強調北韓已經逐漸對外開放,應視為一個理性對話的夥伴而不是罪犯。美國也宣布恢復已經停頓三個月的對北韓的糧食援助,並希望循外交途徑來解決朝鮮半島的危機。但北韓的試射導彈,等於給盧武鉉及鮑威爾一記響亮的耳光。
核武與導彈的政治,是北韓近年來一直在玩的遊戲。由於北韓位居東亞極敏感的戰略地位,因此儘管又小又窮又飢餓又封閉,但以其極權政治再加上發展小量的導彈與核武,就足以威脅日本、南韓,甚至中國與俄國。不久前北韓且大言不慚地表示它的導彈射程可達美國,於是美國也緊張起來了。北韓是以核戰威脅來迫使美國與它單獨對話,並向各國勒索經援的。
導彈與核武,倘掌握在自由、民主的國家手裏,危險性不高,因為有議會、反對黨、輿論的約制,民主國家的領袖不能隨便使用。倘由專權政治的國家掌握了導彈與核武,對世界的威脅就大一些了。但專權國家的領袖,也會理性地考慮使用導彈與核武,對自己國家以及對掌權者本人的利弊。最怕的是專權國家的領袖,本身是不理性的危險人物,那麼對世界的威脅就十分可怕了。
北韓的金正日,是不是盧武鉉所說的「理性夥伴」?有一些事實可以驗證。
不久前,金正日過生日,北韓官方媒體描述他們的「親愛的領袖」,說他打高爾夫球,曾經連續十一次一桿進洞。對高爾夫球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但在北韓,如果有人對此表示懷疑,就會被指為反對領袖,肯定進監牢。
北韓官方媒體又描述金正日會當電影導演,會寫歌劇。本來,說一個政治領袖有管理國家的能力就好了,非要把他描述成比老虎伍茲更強的高爾夫球能手,又是導演又是歌劇大師,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金正日極少出國訪問,早兩年出訪莫斯科,為了怕坐飛機,竟坐了九天的火車從平壤到莫斯科。原因很可能是他曾主導炸毀過一架南韓客機。
美國不希望兩面作戰,想先解決伊拉克問題才對付北韓。布殊去年十月在德州向江澤民坦然表示,希望中國能對北韓施加影響力,使它放棄發展核武。江澤民的回應是,北韓發展核武的事,中國一無所知。實際上,中國與北韓關係,早已只維持表面的和睦而絕非友好了。前年,江澤民與金正日會晤後,曾向華府傳出信息,說江澤民認為金正日是一個不理性、難控制、屬於「生活在過去」的人。所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被問及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會扮演怎樣的積極角色時,她的回答是中國會扮演自己的角色。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