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促使穆迪投資將南韓的前景評級下調,但由於南韓經濟在金融風暴後進行了徹底的改革,「抵抗力」已大為提升。在出口和內需「雙引擎」帶動下,南韓經濟可望繼續蓬勃增長,加上企業在重組後盈利能力獲得改善,南韓股市有機會再次成為亞洲區的明星。
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進行了多項改革,包括重組銀行及金融機構的債務,將壞帳以貸款證券化的形式轉移至私營部門;又下令大型企業將虧損的部門出售,集中發展核心業務;並鼓勵企業進行產品研究及開發,以及推動中小型企業發展和鼓勵國民消費等。短短5年間,南韓經濟穩步復甦,失業率從高峯期的9%下降至3.1%,去年經濟增長達6.2%,今年估計仍有5.37%的增長。此外,南韓外滙儲備在97年時幾乎耗盡,現在卻又已累積了1230億美元,成績有目共睹。故金融風暴後南韓的經濟改革及企業重組經驗,已成為區內國家的典範。
另外,南韓企業亦已成功轉型,由以往鬥大鬥業務多(如現代集團由重工業、汽車到金融業均有涉獵),到現在集中精神發展核心業務,以爭取盈利為最終目標。企業重組亦令收購合併之風出現(特別在銀行、電訊及汽車業方面),發揮經濟效益,提高了企業的管治質素和盈利能力。
事實上,不少南韓企業已衝出亞洲,在世界市場打出名堂。南韓的工業包括電子、半導體、鋼鐵、汽車及造船等的競爭力均已達世界水平,其中如三星電子更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記憶體及顯示屏生產商,另外,釜山鋼鐵、現代汽車及LG化工等,亦屬世界級的企業。
由於企業質素大幅改善,令到南韓股市再度得到投資者的青睞。2001年,南韓股市大幅攀升逾一倍,令不少南韓基金取得可觀回報。去年,南韓股市追隨環球市場的跌勢下挫,加上年尾受到北韓危機的打擊,令南韓綜合指數(KOSPICOMPOSITE)由4月的940點下跌至現在約610點。由於調整足夠,加上負面消息已獲充份反映,故展望未來,如果北韓危機可獲解決及環球市場情況稍獲改善,南韓股市應可率先反彈,並有機會再展升浪。
另外,隨着南韓市場發展日趨成熟,股市波幅亦漸小。南韓股市的波幅已從金融風暴時的50%下降至現時的35%,有分析員更預期,南韓將晉身MSCI已發展市場之內,屆時,波幅有機會進一步下降。
當然,和其他市場一樣,投資韓股亦有一定風險。投資者若果看好當地市場的前景,又不想承擔投資風險的話,可考慮一些保本的南韓基金。如剛推出的荷銀韓國紅利104%保證回報基金可在3.9年的投資期內,提供104%的本金及回報保證,最特別的是基金提供了韓股的上升潛力,假如投資期內韓股穩步上揚﹙或至少不下跌的話﹚,投資者便有機會獲得高達71%的額外紅利。在目前低息的環境下,這不失為一個既穩健、又可博取較高回報的投資機會。
黃家樂 基金投資服務部區域董事
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