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成交突暴增轉勢先兆

投資學堂:成交突暴增轉勢先兆

在2月初,電訊盈科(008)在香港及倫敦先後發表兩份前後矛盾的通告,當時曾引起輿論一片嘩然,但一段時間過後,至今仍未見財經事務局及港交所有任何行動,相信此事又如早前仙股事件般歸於沉寂,電盈通告事件又不了了之。
讓時間沖淡市民的記憶,是港府常用之策略,馬先生當然不會不知。可是股民真是淡忘了?還是已經心死?大家不妨一看近日交投極為淡靜的港股便可知。當然馬生可以用很多理由解釋,但精明的投資者已用腳來表態。讓馬先生把關,香港又怎會不是國際金融中心!
上回講到窺探國企紅籌及二三線股到頂的先兆,其中一種方法是密切留意該股是否已被各大傳媒廣泛報道,並常在財經版出現及被推介,這往往是一個不俗的股份到頂訊號。此外,留意正處上升趨勢中的二三線股之成交金額變化,亦是探查該股是否到頂的另一方法。
當股份上升而成交亦隨之增加,是一穩定升勢的形態,顯示該股之升勢可以持續,是利好訊號。可是假若該股之成交於某交易日突然暴增(Blowoffvolume),便要小心了,因這是到頂或短期到頂之先兆。筆者早前買了一本頗專業之技術分析書,名為《VolumeandOpenInterest》(成交與未平倉合約導論),是由美國的KennethShaleen所作。書中Shaleen便指出,成交於某交易日突然暴增,暗示趨勢已是強弩之末,走勢在短期將會逆轉。
讀者宜注意,Shaleen指出趨勢已是強弩之末,這趨勢可以是上升,亦可以是下挫,例如當股份(或其他投資產品)在持續上升時,在某個交易日其交投量突然飆升,並增至一頗高水平,這是預兆其升勢快將完結的訊號。

華晨似高位派貨
同樣道理,當股份(或其他投資產品)在持續下挫時,在某個交易日,其交投量突然急升,並增至一頗高水平,這樣是預兆其跌勢快將完結的訊號。故當股份升到高位或跌至低位,某日突然交投大幅增加至一極高水平,則是走勢快將逆轉之先兆。
界定成交量已升至Blowoff高水平之方法頗多,其中一個較簡單的方法,便是觀察哪些股份往常甚少出現在每日的10大成交金額股份榜,若某日突然在此榜中出現(當然這不包括批股等集資行動所引致的交投量),則很大機會是Blowoff成交的一種,是小心的時候了,這是炒到尾聲的先兆。
昨日跟大家談了慶鈴汽車(1122)出現上述情況,另一隻股份是華晨(1114),此股近期已多次出現上述情況,例如2月17日、19日及20日等,反映華晨交投大增至一頗高水平,已發出警報,需進一步研究其走勢。
從其日線圖顯示了兩項重點:(1)它的成交量在1月29日增至9千多萬股高峯後,近日成交量已逐漸下降,但股價卻逐步上升,顯示成交與走勢背馳。
(2)同樣情況,其14天RSI亦與股價之升勢背馳,反映升勢快將到頂。綜合上述兩點,華晨很可能是正處高位派發階段。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