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局公布美國2月份消費信心指數,由1月份的78.8急挫至64.0,數字遠低於市場預期的76.8,亦是93年以來錄得最低水平。接近19%的跌幅,反映人們對目前及未來經濟狀況持非常悲觀態度,決策者若不正視,情況若由虛擬的指數演變成實際需求急劇萎縮,美國甚至全球經濟便大件事矣!
會議局之消費信心統計數字,乃始自1969年,其可信程度十分高,今次指數跌至接近對上幾次經濟衰退(74-75年、79-82年和90-93年)之水平,證明本欄早前多番指美國經濟搖搖欲墜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事實如此,如果仍有人「不信邪」,硬說美國經濟絕無大礙,信那些甚麼國際金融組織的預測(最近不是相繼調低),不是自欺欺人,便是流於寡陋。
事實上,全球經濟不平衡現象始於90年代中,美國一個科網「神話」,不知令多少人如癡如醉,以為鴻鵠將至,多少資金(外國)往美國擲,為美國製造了多少個與所謂「新經濟」有關的製造業及服務業職位和超級打工仔,這些如天文數字般的財富累積起來真說不得笑,不然如何能捱得住科網股泡沫爆破後的衰退。繼而是「911」事件,然後是企業會計醜聞等接二連三的衝擊,換上其他國家或地區,不早已「散晒」幾稀矣!
賺到錢便瘋狂消費(當然要多謝聯儲局、銀行、零售和汽車商幫手踢一腳),可是這個「大吸盤」始終有食滯一日,換轉人也一樣,若入多出少,不病才怪!目前美國的情況是高失業率、高負債率、投資不前、股市下滑,加上自己嚇自己──國土安全局將恐襲警號由黃(危險)轉橙(高危),消費信心又哪會高漲?戰爭只是個掩飾(經濟滑坡)的藉口而已,難道沒有戰爭便無事?信焉?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