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百科:<br>《無風險利率》RiskFreeInterestRate

金融小百科:
《無風險利率》RiskFreeInterestRate

如果把現金存放在銀行一年,利率是1.25%的話,這個定存利率的1.25%就是名義利率。一般來說,存錢入銀行是沒有風險的,而這個定存利率亦可視為無風險利率。
無風險的回報(RiskFreeRate)的構成,最少要有兩個部份,分別是真實利率及通脹預期。手上有100元在手,而假設運用時間只是兩天,即是今日與明天,那麼最極端的運用金錢方式就是在今天完全把100元花費掉,又或者是在明天才把100元花掉。今日100元的價值可能要比明天的100元為高,要消費者選擇把100元留待明天才消費,惟有明天的實質購買力要高於100元,例如102元。那麼,兩日消費相差的2元,就是利息,也是要消費者今天不消費而留待明天才消費的所需代價。
同樣地,要存戶肯首把金錢存入銀行,銀行最少要發放利息作為延遲消費的保償,這些就是真實利率。但是存戶只收取真實利率是不夠的,如果市場存在通脹,存戶就算能夠收取利息,但最終存款的購買力亦會被通脹所蠶食。
例如年通脹率為3%,亦即表示在年初用100元能買到的東西,在年尾之時要用103元才能買到。如果在存款之時要考慮收取利率,最少要考慮通脹因素(購買力的變更)才算合理。
因此,一個無風險利率的構成,會是真實利率(RealRateofInterest)再加上一個通脹預期才是。故此,若真實利率為2%,而通脹預期為3%,那麼無風險利率便應該是(2%+3%),即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