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十屆人大一次會議將於下周三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將選出中國政府新領導層。現年七十五歲的人大委員長李鵬已屆退休年齡,其空缺盛傳會由去年才晉身政治局常委的副總理吳邦國出任。雖然在人脈上,吳邦國不及長期在中央工作的李鵬,但在與外國議會的交流上,預料吳邦國比染上「六四屠城」血迹的李鵬,更容易開展。 中國專題組
「貴人自有天相。」相書中,當官的都是大耳,天庭飽滿,地角方圓。但吳邦國不同,他形容自己是「瘦,小眼睛,一點也不漂亮,不像個當官的樣兒」。可是,事實剛好相反,他很大機會在下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接替李鵬,出任人大委員長。
按中國國情,全國人大、政協都是在中共領導下同唱一台戲,起不到監督、制衡的作用;但在對外交流,總要有這麼一個類似西方議會議長的人物出現,因此,吳邦國的「議長」角色肯定會比李鵬吃重。
儘管賣相不佳,但吳邦國的平實作風比李鵬更讓人受落。六十二歲的吳邦國崛起於上海,自他二十六歲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後,便一直在上海工作,直至一九九四年上調北京中央,不像李鵬自六十年代已在北京工作。據熟識吳邦國的人士稱,吳一直保持平民本色,不擺官架子。即使官至上海市委書記,依然經常與百姓打成一片。他自己也表示:「我仍然喜歡一個人到普通群眾中去,和各種各樣的人交談。」這比起自視為高高在上的李鵬來說,吳邦國更善於與其他人合作,而又不像李鵬愛拋頭露面。
不過,吳邦國的缺點是缺乏個人魅力及決斷力。因此,未來五年,吳邦國領導下的全國人大,預料不及李鵬的強勢及積極。這自然與李鵬的性格及他過去長期在中央部委工作所布下的人脈關係有關。在李鵬領導下的全國人大,無疑比其過去任何一屆都積極活躍,而且有意強化全國人大的政治影響力,無奈囿於政治制度而成效不彰。在與外國議會交流上,由於李鵬與「六四屠城」有脫不了的關係,致其出訪外國時,都會遇到大規模示威,甚至被迫取消行程,影響與外國議會的交流,這是李鵬無法改變的事實。
吳邦國的好處是沒有沾染「六四」的血腥,這將有利他與其他國家議會的交流活動,他可以挾着人大委員長的名銜,自由地出訪外國;用不着如李鵬般,經常在國外走後門躲藏示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