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信星一兩年享收成

英之見:信星一兩年享收成

電訊股走勢依然十分惡劣,暫時恒指是喘定,卻似乎有頗大機會跌破9000,昨日油股造好,資金流向防守性較高的股份,連帶早前熱炒的二三線也出現了調整的現象。
太平洋恩利(1174)及威鋮(1002),仍是筆者心目中較值博的對象,不過筆者一批長期跟進的股份中,要算是信星(1170)最落後,近日開始見有較多人品題,相信是裕元(551)屢創新高的關係。
早前信星其中一個創辦人,因為行將退休而將股份出售,令信星貨源霎時間大增,消化了大批購買力,是信星股價不前的技術性理由。

前景值得憧憬
論股價走勢,信星遠遠落後大市,但PE則絕對不算平,現價PE12倍左右,裕元長升長有,歷史PE也是12倍左右,但裕元規模遠比信星大,又有加入恒指成份股的憧憬,值得有溢價。用這個角度去分析,信星股價早已在合理水平,未能再升不純粹是技術性理由。
表面分析的確如是,但筆者認為普遍人只看一兩年預測PE的做法,是過於片面的分析,歷史數據已反映在股價,尤其今時今日二三線熱潮已一段時間,尋寶一定是要大膽假設,然後去博表面已貴的股份。
信星的企業管治紀錄良佳,這是筆者早前鍾情的主要理由,前景其實甚至比裕元值得憧憬,運動鞋品牌已是幾分天下,生產設施外判及整合的過程已相當成熟,但休閒鞋卻仍是百花齊放的局面,生產商的整合以至工序轉移至亞洲的過程,尚有一大段路未完成,以信星規模,是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個贏家。
信星近年業績失望的主因,便是擴充生產設施的初期成本所拖累,但這正造就條件以備日後迎接另一外判潮。不錯裕元也有生產休閒鞋,但運動鞋比重太大,所以業績突破的動力不夠,主要還是靠早前收購及垂直綜合。
太多人只看歷史PE,信星縱有股息支持卻只會牛皮,不妨以收5厘息作前提,長線博公司一兩年後踏入收成期。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