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退休的朱鎔基,素有「鐵面總理」之稱,以其快人快語的風格,留下許多經典的金句和故事。他屬意的接班人溫家寶,歷經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三朝」總書記而不倒,雖沒有朱鎔基的火氣和魄力,卻有「小周恩來」之稱,道盡其與人為善的個性。成就嘛,應該不會比朱鎔基低吧! 中國專題組
溫家寶與現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同歲,都是出生於一九四二年。巧合的是,兩人在六八年大學畢業後,都到甘肅省任職十四年,又同時在八二年調回北京工作,但溫家寶獲胡耀邦等人賞識,當時被譽為政壇明日之星。
溫家寶在八五年調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開始介入高層運作,但直到九七年才當選政治局委員,正式進入決策層。相反,胡錦濤升遷甚快,九二年已躋身最高決策層,成為政治局常委,在仕途競賽上拋離溫家寶。
迄今所見的溫家寶照片中,有兩張最令人難忘。一張是八九年五月十九日,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溫家寶,陪同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看望絕食的學生,表明同情民運。翌日,李鵬就簽署國務院令,宣布戒嚴,不久學運更以血腥鎮壓告終。
儘管李鵬自此對溫家寶極為不滿,甚至在九二年阻止溫家寶出任政治局委員;但忠於上司、沒有派系的溫家寶仍受到江澤民的留用,並在九七年晉升政治局委員,九八年出任副總理。
另一照片是九八年八月,當長江大洪水威脅武漢市安全時,總理朱鎔基親自坐鎮武漢,穿着恤衫、雙手叉腰,溫家寶身兼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平靜地站在他身旁,兩人個性表露無遺。
在朱鎔基內閣中,溫家寶分管金融、農業。但去年四月,當外界揣測中共權力交接時,溫家寶又出人意料地會見外國的國防部長,涉足不歸他管的事務。西方外交家稱,這是總理朱鎔基刻意安排,讓溫代表他會見這些客人,顯然是朱鎔基對溫家寶的賞識與栽培。至十一月,中共舉行十六大時,溫家寶順利當選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三,確立了接任總理的黨內地位。
「對人無害,對事有用。」一位曾在中辦任職、熟識溫家寶的官員,這樣評價溫家寶。西方傳媒比較過溫家寶與已故中國總理周恩來之後也認為:「溫家寶是一個周恩來式的人物,他的身上的確具有很多周恩來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顧大局、識大體,從不落井下石,足智多謀而沒有野心」,這些特性決定了溫家寶在中共高層中不會招兵買馬、另立山頭。
如果說,雷厲風行的朱鎔基是位敢於改革、勇於創業的總理,那麼,溫家寶將是一位善於守業、穩妥進取的總理。觀乎敢作敢為的朱鎔基,五年任內亦沒有甚麼驚人成就,換上性情較溫和溫家寶試試看,或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