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一群外籍人士,齊集尖沙嘴,然後兵分幾路,向佐敦出發,走訪五間酒吧,途中他們用半鹹淡廣東話問路,更加堅持「同我講中文!」他們並非玩嘢,而是進行一個學廣東話的活動。用廣東話問路、用廣東話叫酒飲……最快完成整個「酒吧野外定向」的隊伍謂之勝出,雖然獎品「得個吉」,但他們依然興致勃勃、樂在其中!
記者:陸伊琳 攝影:楊錦文
鳴謝:開心水母語言室(29842722)
想出這招「野外酒吧定向」學廣東話的老師竟然是金髮女郎阿茜,聽她一口地道的廣東話、我也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阿茜老師在港已十多年,想當年前她從老家挪威出發,經俄羅斯坐火車到北京,就一下子愛上了中國,留下定居,但由於簽證到期,要遞解出境,她接納當地公安的意見,到香港居住,因為可以「隨時返大陸」。阿茜就這樣安頓下來,還靠看字典和人傾談,自學了一口流利的廣東話,現在開班授徒,教授廣東話、普通話、英文及挪威話。
阿茜開設的課程由內容設計、教授、以至筆記都是她一手包辦,她強調文法其次,實用至上,更精心安排一些讓學員活學活用的節目。這次的「酒吧野外定向」,就是讓十個不同程度的同學分為三組,以尖沙嘴的KangarooPub作起點,分不同時間出發,共須到訪五間酒吧,每到一間酒吧都要用廣東話叫飲品,成功後酒保會遞上寫有下一站地址的紙條一張,他們便會用盡學到的廣東話問路,當然不准用英文、地圖或搭的士等等茅招!阿茜表示選擇酒吧為遊戲的CheckPoint,是因為學生「貓貓哋」更夠膽講廣東話。
海防道KangarooPub→柯士甸小路千杯吧→柯士甸道新客機→白加士街飲食吧→廟街蘋果吧
由阿威、阿娜、阿詩及阿蓮組成的A隊首先出發,手上只有一張寫上「柯士甸小路4-4A號千杯吧」的字條,便盲摸摸出發了。阿娜阿詩只學了廣東話三個鐘,一致信任已學了六個月的阿威,由他擔當隊長,全程多靠他來問路,而阿娜阿詩負責叫啤酒。眼見他們相當謹慎,每隔二至四百米便問一次路,最搞笑是他們超守規矩,每次問路時,對方都不由自主用英文回答,他們會立即說:「我唔識聽英文!」,對方亦好好笑,慢慢用廣東話回答,當然要加上身體語言啦!由第一站去第二站,正常要行十五分鐘,他們用了二十五分鐘,成績中規中矩。這一站已是最難,因為有柯士甸路及柯士甸道兩個近似的街道名,其餘的站尚算容易,難不倒他們。
阿詩:居港3年,學廣東話2小時
阿威:居港年半,學廣東話6個月
阿娜:居港3年,學廣東話3小時
阿蓮:老師阿茜的朋友,唔識中文(是間諜!看看他們有沒有出貓)
B隊組員有牙擦仔阿豹、阿威、阿威的太太美美及阿安,阿豹的媽咪是馬來西亞華僑,兒時在香港住過十年,所以中文比較好,就由他發號施令。這位隊長採用的策略就是狂跑、狂跑、又狂跑。美美、阿安、連帶我同攝影師都追得氣咳,不過阿豹都不是靠一鋪牛力,亦很食腦,向人問路之餘也會沿途拿取街上食店的卡片,對對自己的方位,勝出的阿豹牙擦擦話:「我哋咁快,因為搭的士!」結果他們在10:45pm到達終點。我沿途監視,當然無法出貓!
美美:居港1年,半學廣東話6個月
阿安:居港3年,學廣東話2小時
阿豹:居港11年,學普通話4個月
C隊中的阿麥十分熟悉佐敦一帶,他與隊員兼朋友James、阿平及阿美只學了廣東話三個鐘,亦無懼這項挑戰,9:30pm準時出發!只是我們約好了在第四站的飲食吧等候,他們卻遲了半小時還未出現,我和攝影師只好離開,到目的地滙合大家,走前還麻煩路人Irene幫手在街上留意他們的行蹤。但阿茜一點也不擔心他們迷路,說這是學習廣東話的好機會,還深信他們一定能完成賽事。果然十二時正,他們出現了,原來他們在新客機給酒保留住唱K才遲到,問他們唱了甚麼歌?James說唱了二首劉德華的歌,真唔真呀?
James:居港4年,學廣東話3小時
阿平:居港10年,學廣東話3小時
阿美:居港10年,學廣東話3小時
阿麥:居港26年,學廣東話3小時
12:00pm,最後一隊參賽者抵達終點,顯而易見,B隊以個半小時勝出,但這裏沒有完成賽事的感人場面,大家各自喝酒吹水,阿茜一樣埋首鋤D,原來她的理論是落吧、玩骰盅、玩啤牌、接觸本地人,是學地道語言的好方法。阿茜強調:「我們用廣東話同大家溝通,希望大家亦用廣東話回應,當自己人一樣。」大家收到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