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政局未明朗<br>投資名言:短線炒作須小心

環球政局未明朗
投資名言:短線炒作須小心

很多人認為,一旦伊拉克危機能夠獲得解決﹙無論是透過外交或軍事途徑﹚,投資及消費情緒將會反彈,環球經濟隨後亦可迅速走出困境。但須知道在伊拉克危機尚未形成之先,環球經濟本已受着許多不明朗的因素困擾,包括科技泡沫爆破後出現的後遺症、企業帳目操守問題及「911事件」後揮之不去的恐怖襲擊威脅等。故此,我們在專注於短期伊拉克局勢如何發展的同時,亦需經常從較宏觀的角度去判斷環球經濟長遠趨勢的轉變。

美國現時在伊拉克問題上所擺出的強硬立場,直接激起了盟國之間的懷疑和不安,亦間接損害了各國在其他問題上本已達成的諒解和共識,日後對化解其他危機﹙例如以巴及北韓問題﹚及國際貿易談判上的政治爭拗,都構成嚴重的障礙。

風險溢價高企不下
之前我曾提及,美國於「911事件」後已修訂其國家安全策略,不惜以高姿態介入全球地區政治糾紛,藉此保障其軍事及經濟利益,此舉無疑會不斷引發更多難以預計的政治變數,導致金融市場的風險溢價長期高企不下,對本已疲憊不堪的環球經濟造成困擾。投資者有需要為這國際政治新秩序作好準備。
伊拉克局勢的演變,無疑會令金融市場於短時間內出現很多大上大落的「好機會」,然而,積蓄與財富得來不易,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所有資金也適宜投入短線炒作。一般來說,可投資金額中,八成或以上的比重應該藉較穩健的組合形式作中長線持有。
「持盈保泰」是老生常談的課題,然而,現今較以往任何年代都更需強調這課題的重要性。組合核心適宜保持着一籃子優質的定息工具,如分散投資於具環球投資評級的政府或機構債券,並維持較短的平均存續期,此部份平均可賺取年息約四至六厘。在建立安全網後,才根據個人的承擔能力,考慮是否持有或分段持有如單一行業或單一地區股票這類較高風險的資產項目。
現時美伊局勢呈膠着狀態,導致油價高企不下,企業投資及個人消費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去年第四季,美歐日經濟增長幾乎已減慢至接近零,預料今明兩季增長將持續放緩,多國息口仍傾向下調。對於已持有大量美元債券的投資者來說,可考慮增持或將部份資產轉為歐洲及亞太區等地的債券項目,此舉除了可分散部份美元利率及政治風險之外,亦可增加整體債券組合價格的上升潛力。

息口仍將傾向下調
歐洲復甦步伐遠遠落後美國,當中最大的經濟體系──德國,更有機會在今年首季陷入衰退。近日歐洲央行行長德伊森貝赫曾表示會重訂通脹目標水平,暗示有機會加快減息步伐;月初英國突然減息四分一厘,在在反映即使是經濟條件較佳的歐洲國家,在外圍經濟拖累下,短期息口上調的壓力也甚低。
我們建議,先考慮以持有國家政府與優質企業債券為主的歐洲或英國債券基金,每年波幅率約為3至4%﹙歐洲債券基金現價息率一般介乎三至五厘,而英國債券基金則平均達四厘以上﹚,不過,由於一般歐洲與英國債券基金會以歐元或英鎊作為交易貨幣,投資者必須注意外匯風險。
潘國光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投資研究經理
如讀者有任何疑問,歡迎傳真至Citibank:2962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