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劇本會時電話響起,是一位久違的舊朋友打來問我有關「子宮朱古力癌」的事。
閨中好友都笑我在生過子宮肌瘤後彷彿被推舉成為「子宮代言人」,友人和讀者都喜歡問我關於子宮的事,即使不是關於生過的病,各方好友都打來異病相憐。
我介紹了婦科醫生給那位焦急而無助的舊友,掛線後男同業打趣問我:「甚麼是朱古力瘤?是吃得太多朱古力而生的瘤?」
我的性知識當然不及專業醫生,但經過各方朋友問題的鍛煉,為解決朋友煩惱而不斷學習的我,相信知道「朱古力瘤」的事甚至會比一些子宮長有朱古力瘤的女性更多。
子宮內有一層薄膜,如果沒有受精卵着床,內膜增厚到某程度便自然脫落,經過子宮頸和陰道排出體外,這就是「月經」。
但有時候內膜的一些細胞因為特殊原因而移位(子宮內膜移位),生長在不應生長的地方,例如子宮壁深層、輸卵管、卵巢,甚至陰道或膀胱,形成可大可小的瘤(囊腫)。這些由移位內膜細胞組成的瘤內所含液體像朱古力,其實是月事後的殘留物,會隨着每次月事而愈積愈大。
小的朱古力瘤可以沒徵狀,大瘤會引致月經、小便、大便、性交時的腹痛,亦可能減低受孕可能。
很諷刺地,如果有朱古力瘤的女人懷了孕,停經有助暫時阻礙朱古力瘤的增長。
如果尚有疑惑,恕我這個子宮代言人能力有限,請好好找個婦科醫生好好對待你的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