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證實一對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的父子,其病毒基因屬禽鳥的流感基因,並無發現帶有人類流感基因,故相信病毒可以人傳人的機會不高,但造成三十三歲父親死亡的禽流感病毒毒性甚強,感染後殺傷力甚大。
三十三男子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後,於本月十七日死亡,其九歲兒子則已康復出院。衞生署昨日初步完成兩人的病毒基因分析,發現兩人感染的病毒基因純屬禽鳥基因,其中並無發現帶有人類的流感基因。
該署發言人認為,鑑於病毒無人類流感基因,故人傳人的機會甚低,市民毋須恐慌。
該署仍會進一步研究病毒的特性及感染途徑,但兩人的病毒均與九七年造成六人死亡的病毒不同。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若病毒沒有人類流感基因,顯示人傳人機會較低,否則,要是病毒帶有人類流感病毒基因,即較容易在人類之間散播。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表示,當局正研究進行一系列措施預防禽流感,包括為所有雞販及雞農等禽畜從業員,進行禽流感抗體測試;研究禽流感人傳人的機會;由在下月起增加多一天街市休市清洗日;並與內地商討,為所有入口活雞注射預防禽流感疫苗。
由於本港再爆發禽流感致命個案,黃世賢認為,市民毋須過份擔心,只要注意個人衞生,禽流感病毒不容易傳播給人類(表)。禽流感傳播給人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接觸鳥類、或禽畜的糞便、或排泄物傳播,現時街市出售的活雞已經抽樣檢查,故街市內大部份活雞應不會帶有禽流感病毒。
但他提醒市民若在選購活雞時接觸過,應立即洗手,減低感染禽流感的機會。但即使雞隻染有禽流感,只要徹底煮熟,即可殺死病毒,安全食用。市民並應盡量避免走近公園雀鳥或水禽,及避免飼養雞隻。
至於經常在廣場上飛來飛去的白鴿,至今仍未有發現白鴿感染禽流感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