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周曾提及,由於現正值美元及港幣的「零利息年代」,所以「外幣存款」又再成為龐大投資者的熱門投資,再加上自去年第四季開始,美元更處於近年少有的低潮,令不少低沉已久的外幣如歐元、英鎊,甚至澳、紐、加元等都能「再度抬頭」,在過去數個月均錄得不錯的升幅,最近投資於外幣的投資者有不小的「甜頭」,實行「財色兼收」。
事實上,除了讀者已經很熟悉的傳統外幣存款外,近年來不少銀行亦相繼推出了一些與外幣掛鈎的高息存款。在整體投資及利息環境仍然不景下,這類高息「產品」亦愈來愈受到投資者的歡迎。筆者最近收到不少讀者的電郵,詢問有關如何投資這類外幣高息存款的問題,所以我決定於今日為各讀者作一個較詳細的分析。
首先,我希望各讀者清楚知道,甚麼是「高息外幣掛鈎存款」。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投資這類存款的投資者,除了放了一個普通定期存款外,還同時沽出一個貨幣期權──銀行把投資者應收到的期權費化為利息,一併付給投資者,形成這種存款的利息比一般存款為高。舉個例,若投資者擁有美元,並決定投資在一個月的與澳元掛鈎的高息存款,選定兌換價為零點五九美元。事實上,該投資者是一面把手頭上的美元放了一個月的定期存款,並同時沽出一個可以在一個月存款到期日以零點五九「認購澳元認沽美元」的期權。銀行把投資者應收到的期權費化為利息,一併付於投資者,於是投資者便能享有超過十厘的高息。
由上述的闡釋可以看到,投資者實際上亦承受了一定的外滙風險。再回到上述的例子,若於一個月後存款到期日時,澳元的滙價在零點五九美元之上的話,投資者便可以收回美元,並成功取得高息;但若澳元下跌,並在到期日跌至零點五九美元以下的話,銀行便會把投資者的美元本金加上利息,以零點五九的兌換價換成澳元,交還給投資者。
或者有讀者會問,究竟投資在這類高息存款時,應該注意些甚麼?又應該怎樣去選擇外幣呢?筆者便在這裏畀各位讀者幾個貼士吧!
第一,要選擇波動比較小、不會大跌,又不會大升的貨幣。各位讀者可能覺得奇怪,由於存款到期日投資者是取回兩隻外幣中比較弱的一隻,會大跌的貨幣當然不應選擇,但為何連會大升的貨幣都不應選擇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知道一隻外幣將會大升,便應該把手頭的美元或港幣都馬上換成該外幣,獲利絕對更加豐厚。
第二,所選的外幣亦應要擁有良好的基本因素。由於外滙市場瞬息萬變,每種外幣均有機會因一些突發的消息而跌落短期的低位。若果不幸要收取所選的外幣,但若該外幣本身擁有良好的條件,假以時日必然會反彈,到時,投資者便可以趁勢沽出,還有機會「賺息賺價」呢!
最後,如果所選的外幣對投資者有實際用途,譬如香港人大多數有兒女在澳洲及加拿大等地留學,又或在英國、歐洲地區有物業,便可優先選擇這些外幣,就算屆時真的要取回這些外幣,也有實際的用途,心理上比較容易接受。
電郵: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