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按理驅逐良幣,你寧要美元英鎊,還是盧比盧布?這天在徐小明的飯局,有位我尊為偶像的作家妙喻,眼下的傳媒狀態正是劣幣驅逐良幣,說的真沒錯。
他實在是智者,一語棒喝,把我頭上的雲霧全撥開了。在娛樂圈和報刊上的豆腐乾混了這些年,早應該看透才幹未必定成敗,際遇真正決得失的道理。親眼見過許多良幣,可不是讓劣幣驅逐,都流失了?
不管甚麼圈子,都常見雞鳴桑樹顛,孔雀啄泥塵。陶傑說的沒錯,當年拍動作片,才情以桂治洪最高,其次張徹,往下數吳宇森。可桂治洪不如張徹得志,更哪及吳宇森風光。好一個良幣,不是就此無聲無息長埋塵土?
不說個人得失,且說電視圈。這些年有線搞得有聲有色,只怪香港一般觀眾品味傖俗,難以討好;正是熱臉貼了個冷屁股。良幣未必得盡其用,又一明證。好在有線的良幣本色不改,三月二日起又推出一個挺棒的紀錄片集《平凡人》,共十三集,在娛樂台首播。訪問的人物包括中國體操運動員桑蘭、十A狀元李奇光。我看徐小明大可以打包票,這又是個良幣節目。
這天在飯局,碰見剛轉職到有線去的老朋友Joanne,真想問她覺得自己是不是良幣,就怕她反問:「你自己呢?」這我三天三夜,準也琢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