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項華人設計儀器 接觸外星土壤<br>理大鑽土器將登陸火星

首項華人設計儀器 接觸外星土壤
理大鑽土器將登陸火星

歐洲太空總署「獵犬二號」登陸船,將於今年五月前赴太空,探索火星,登陸船內的機械人會利用香港理工大學發明的「巖芯取樣器」鑽取土質樣本,揭開火星是否有生物之謎,而這將是首次有中國人設計的儀器接觸外星土壤。
歐洲太空總署火星探索任務的機械臂組精密儀器總工程師韋恆,昨日應理工大學邀請介紹「獵犬二號」登陸船。他說,當初選定香港理工大學發明的「巖芯取樣器」,是因為總署需在火星取得二毫米闊、二毫米長及六毫米高的土質樣本,而理大取樣器體積細微,方便帶到火星,又可取得樣本。

激發港人信心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容啟亮表示,取樣器概念源自牙醫伍士銓設計的牙醫抓鉗,經改良後,儀器面積約等於一隻手掌,重量是三百七十克,耗電量少至兩伏特。為方便夾取檢驗樣本,套用筷子原理,將鑽嘴破開,待鑽入巖石中,鑽嘴即可像筷子般靈活夾取樣本。
他指出,自九二年起進行研究,取樣器於九七年獲歐洲太空總署選用。他並透露,首期工作並無資助,後期才獲理大撥款,「當時我哋個個用私人時間及金錢去做。」他並希望以此激發港人信心。

先學懂用筷子
韋恆強調,土質樣本可顯示當地有否生物出現過,又笑說:「但鑽土前,我們首先要學會用筷子。」登陸船於五月二十三日在總署哈薩克基地由俄羅斯製的火箭發射上太空,預料十二月二十六日抵達火星。理大將於下月安排登陸船實物模型在香港展出。
本報記者

韋恆笑說會先學懂使用筷子,才進行火星鑽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