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貌似趙薇的楊南倩(Elsa)認識有點玄妙,因為她的書在香港無得賣,卻是因為一個共同的法國朋友,把我們兩人隔空介紹了,看來Elsa因為法國而得到的經歷還真不少,她亦因為巴黎甜品,而認識了兩家香港的法國餐廳,除了重溫巴黎的甜味,也增加了她對香港味道的記憶吧!
記者:謝翠玲 攝影:陳盛臣
在Elsa《巴黎的甜味》書中記錄了她對巴黎甜品的情感,藉着這些感覺引發出多個短篇小說故事。現在不用遠渡巴黎,藉着品嘗香港的正宗巴黎甜品後,Elsa的小說情景逐一重現眼前……
‧台灣人,曾做過《自由時報》電影版記者。
‧在巴黎讀電影,待了三年,由最初在巴黎街頭被偷錢也不懂怎樣問路,到現在能聽懂法文笑話,學到法國人「生活即藝術」的道理。
‧因為想拍電影,所以開始小說創作,嘗試以文字捕捉影像的動感,現為全職作家。
藍色火燄造就甜蜜靈感
最經典的烤布蕾焦糖布丁,Elsa最難忘就是在高級餐廳點吃時,廚師會即場把酒淋在燉蛋上點燃酒精,做出鏗鏘的焦糖表面。當藍色火焰熊熊冒出,那奇妙變化令Elsa很驚訝,這過程也就成了她這個甜蜜短篇的靈感。
試食後感:好香又精緻
「在巴黎也經常吃到廚師創作的不同新口味燉蛋,像橙酒味、朱古力味等,不過沒吃過以薰衣草做的。初入口時還以為只是焦糖表面加入薰衣草味,原來連燉蛋也有薰衣草味道!好香啊!噢,慢着,那杯是忌廉嗎?原來是紫羅蘭雪糕!很精緻啊!」Elsa一邊驚歎,一邊尋寶,開始忘了我在記錄她的試食後感……
故事名稱:年輕戀人的烤布蕾
「……愛情之美,美在當下熾熱燃燒,縱然會有點烤焦的苦,任何滋味都彌足珍貴……」
(CafeDesArtistes)
只在「香榭」大道食過
拍攝書中那個以玫瑰花做的甜品,是一件歷盡艱難的事。話說那個甜品是Elsa的最愛,奈何她只在香榭麗舍大道的甜品店吃過。拍照時,大酒店師傅也只能照她所形容的印象來把甜品重現。經過多次的試驗,才做出書中的完成品。
試食後感:奶糖少點更好
「我覺得吃玫瑰花做的甜品,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在五月玫瑰盛放時,巴黎有一家餐廳便會推出一種以鮮玫瑰花瓣做夾心餡的小圓餅。不過那個鮮花瓣沒加糖,跟這個糖霜面花瓣不同。紅玫瑰做的雪糕很香,不過如果奶糖再少一點,玫瑰的味道應該更能突出!」
故事名稱:玫瑰信仰 信仰愛情
「口中的玫瑰,一瓣一瓣綻放……默默吸收她的痛楚,抹消她無解的憂鬱……吃着『玫瑰信仰』,問自己仍然相信愛情否?」
(PetitPomerol)
巴黎餐廳稱為「交響曲」
看到這道全以朱古力做的甜品,勾起Elsa遊巴黎的回憶。她說這類甜品配搭,在巴黎有餐廳會叫作「Symphony」(交響曲),內容可能是朱古力雪糕,朱古力撻和朱古力慕絲的配搭,總之就是全朱古力的甜品拼盤。
試食後感:內心半溶伴咖啡最正
問Elsa有沒有吃過叫「Bombinette」的朱古力蛋糕,她說沒印象,但把蛋糕放入口後,味覺喚回了記憶。「想起了!我有吃過這種蛋糕啊!就是蛋糕內心會呈半溶狀態的這種,不過我記得是叫『Gadeauchocolat』。朱古力蛋糕就是要配咖啡同食最完美!」至於朱古力撻和雪糕,其實也好吃,但敵不過這熱烘烘的朱古力蛋糕。
故事名稱:巧克力經典歌劇院
「尚的老婆沿着屋內的噪音走進廚房,看到桌上的蛋糕……她伸手沾了一點在口……體驗着幸福巧克力才有的魔力……先拾回了感動,生命才有況味。」
CafeDesArtistes
地址:中環德己立街30-32號加州大廈閣樓
電話:2526388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2:00pm-2:30pm(星期六、日至3:00pm)、星期一至四、日7:00pm-10:30pm(最後落單)(星期五、六至11:30pm)
PetitPomerol
地址:灣仔信德街5號地下
電話:29157282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12:00pm-2:30pm、6:30pm-12:00am、星期五、六營業至1:00am(逢星期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