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星期,每當股市下挫,就有一班分析員和策略師跳出來說,跌市是因為投資者害怕美伊爆發戰爭。這一班分析界的小丑,自2000年以來一直都看錯市,他們似乎根本不知道股價太貴就要跌的道理,只好把跌市歸咎於戰鼓頻催。
我希望讀者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去想想:美國之所以急欲與伊拉克開戰,可能是因為美國經濟呆滯了將近3年,亦可能是因為美股久沉不起,需要一些刺激。老實說,以白宮那夥鹵莽牛仔的能耐,若要轉移國民對經濟衰憊的注意力,有甚麼比向外開戰更好?更何況一打仗,他們那些做軍火生意的朋友們必定大有好處。
當然,石油也是重要的誘因。美國政府也許以為,一旦攻克伊拉克,美國為這場仗所付出的代價定可本利收回。因為控制了伊拉克的油田,就可以隨意增加供應,使油價大跌,從而挽救本已奄奄一息的美國經濟。
但美國政府的如意算盤卻未必打得響。首先,沒有一個國家會容忍美國控制中東油源:中國日益倚賴進口石油,當然不想見到美國把持中東油源;俄羅斯是石油出口大國,靠賣石油賺取外滙,當然亦不願意見到美國壓低油價;至於歐洲,近年燒熱的反美情緒,再加上與伊拉克建立起的商業聯繫,均使到歐洲人反對美國主宰中東石油供應。
不過,最反對美國佔據伊拉克的,應該是伊拉克人及其周邊的國家,例如土耳其、伊朗和約旦等(它們倒寧願自行瓜分伊拉克)。有一點我們必須知道的是,伊拉克其實分為許多部落和利益集團,因此,美國要活捉侯賽因或許不難,但將來要在伊拉克維持和平,就極之困難。因為各方勢力為了爭奪政治及經濟利益,定必鬥個水火不容。
現任美國政府對外交政策和外間世界的認識,強不過我所養的4條狗,當然想不到侵伊之後接踵而來的種種問題;歐洲國家就聰明得多,故對此戰大有保留。牛仔布殊臨崖勒馬的可能性甚低,即使他有此智慧,亦可能為時已晚。美軍大鑼大鼓地陳兵波斯灣,擺出不勝無歸之姿態,此際若突然退兵,不啻當着全世界人的面前,特別是伊斯蘭國家和恐怖組織面前,給自己賞一記大大的耳光。試問美國人的顏面何存?優越感何在?
美伊一旦開戰,股市即時反應是大升還是大跌,就要看開戰前的股市是超賣還是超買。然而長線而言,這場戰事的本身和戰後必會發生的種種問題,才是對股市影響深遠的地緣政治因素。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