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威靈頓街午市長龍店沾仔記,最近在同區干諾道中開設新店,一到午市又是全場爆滿。沾仔記老闆楊生由父親一代由車仔檔做至大角嘴、中環地舖,再轉埋快餐路線,這個老字號逆市開分店的罕見現象,原來皆因三碗十蚊麵。
記者:邵超 攝影:陳盛臣
逢星期一至五刊出
沾仔記可謂是雲吞麵世家,楊生爸爸楊沾開創車仔檔沾記,楊生繼後開店,改名沾仔記,傳到兒子家樂這一代,我開玩笑應該改名為沾孫記(沾孫與尖酸同音),楊生和家樂聽到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兩父子在這方面最相像。拍二人示範包雲吞,他跟家樂幾下手勢已包好一隻雲吞,拋落盤的姿勢重好型仔㖭,果然寶刀未老!
楊生三代經營雲吞麵店,一家人食雲吞多過食飯,加上不少親戚、徒弟學有所成,自立門戶開店,遠至加拿大也有沾仔記。楊生話上一代人希望徒弟可以有能力搵食,教授時唔會留一手,不過要求嚴格,連長女男朋友都無面畀,一樣有錯照鬧,學滿師才將淥麵重任交託給他。
「我三歲時老竇已經揹住我開檔。以前做仔年代無得揀,老竇叫你做乜都要做,從此三歲定八十。」雖然家樂兩姊弟讀書時間中也會落大角嘴舖幫手,不過楊生捱過苦,細細個時要看舖無得玩,反而唔希望家樂兩姊弟入行。家樂仔指老竇改名已經睇到佢嘅心意。「阿爺改老竇名叫子勤,希望佢勤勤力力,我老竇改我名做家樂,就希望一家人和樂。」楊太為楊生生下一對仔女,湊成一個好字,一家齊齊整整,當然闔家歡樂啦!
沾仔記的辣椒醬遠近馳名,上年陳慧琳去日本做宣傳,佢就係買咗佢最愛嘅沾仔記辣椒醬送畀當地嘅主持人,店裏不時有日本客手持日本雜誌的報道嚟搵食,所以牆上寫上日語餐牌亦唔出奇。不過沾仔記出名是事實,皆因每碗麵都用料正份量足。
中環舖由四百幾呎擴充至千呎,全盛時期有三個人專責包雲吞都包到手軟。𠵱家中環新舖重先進,電腦入票,櫃位落柯打廚房即知,顧客由買票至捧餐都是自助式,減省好多人手,沾仔記已進入新紀元。
「個仔讀工商管理咪畀佢試吓,下一代嘅責任係要去更新同進步……需要好大勇氣。」
沾仔記未來會繼續專攻三大天王,寧精勿濫保持質素,呢份堅持,就係沾仔記多年不倒的原因。楊生𠵱家過嘅係半退休生活,做背後監督,我笑他是名譽顧問好架勢,他又笑到瞇眼,完全是一副幸福相。
地址:中環干諾道中61號地下
電話:25813369
營業時間:8:00am-8: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