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為推銷《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近來推出兩個電視和電台的宣傳廣告,向市民灌輸要為國家安全「買保險」的概念。有政界和文化界人士批評廣告「戇居」和低水平,刻意淡化二十三條對市民的威脅。前綫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更反問:「國家安全要買保險,人民安全又使唔使買保險?」 記者:陳廣慧
另方面,政府將於本周三把《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首讀,由四十三個民間團體組成的民間人權陣線昨在街頭發起簽名運動,呼籲市民明晚七時半參加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的燭光集會,抗議政府強行就二十三條立法。
前綫昨午在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舉行聲討二十三條大會,政府近期製作的宣傳廣告成為出席者議論的焦點。在其中一個電視和電台廣告中,保險經理向屬下提出勞工、旅遊、家居安全等問題,屬下均搶答要買各項相應保險,即使是國家安全也要買保險,廣告強調二十三條立法就是為國家「買保險」。
何秀蘭昨在大會上批評整個廣告並沒有提及「人民安全」,而在二十三條立法後,人民安全毫無保障,她認為:「政府廣告用文攻手段,開足宣傳機器,淡化二十三條對人民嘅威脅。」
文化評論員胡恩威表示,日前曾在的士上聽到該廣告聲帶,他形容自己「聽完笑到碌地」,而的士司機卻「聽完講晒粗口」。他質疑「國家都要買保險?一個國家如果軍隊夠強,自然安全,使乜買保險?」他並指政府的宣傳手段水平很低,只令市民感到政府更加「戇居」。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梁家傑則批評政府就二十三條立法的建議,其中有關煽動叛亂和禁制機制兩部份,是將香港「一國兩制」的「防火牆」打穿,他擔心在立法後,若八九年六四事件重現,港人上街聲援內地學生也會被定罪。
此外,曾在去年底製作過舞台劇《第廿三戒》的「瘋祭舞台」,將於四月再接再厲在藝術中心再演一場《廿三條的士風波》,由藝術工作者何應豐擔任藝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何國良也會再次粉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