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債券基金」是指基金投資在債券之上。在股市低迷的環境下,投資要有穩定收益而風險又要較小,債券是其中一個選擇。
很多私人機構或政府都會發行債券,作為集資的渠道,而購買債券者就等於把金錢借給發債人。發債人就要按時支付利息,並在債券到期之時償還本金。債券年期可以由一年至三十年不等,不過,在香港發行的債券則以短期的較受歡迎;一般來說,更多在七年或以下。至於一年期以下的債權(debts),市場一般稱之為「票據」。
債券的價格通常會以百分比表達,例如103%。假若債券的票面值是100萬元,那麼以103%的價格計算,投資者便要付出103萬元才能買入。價格之所以會比債券的票面值高,原因是債券的利息在發行之時已經固定了,在債券有效年期之內都不會改變。如果期間市場利率下跌,債券回報便變得吸引,於是不少投資會爭購債券,把債券價格推高至高於其票面值。
如果在債券有效期內,市場利率上升,又會怎樣?因為債券息率在有效期內不會改變,因此當市場利息上升之時,債券的吸引力便下降,債券價格有可能比債券票面值低。
一般而言,投資債券所牽涉的金額會頗大,而且會有最低投資限制,這樣對於散戶來說,並不方便,於是便有債券基金出現。
散戶所投入的金額可低至數千元,便可以買入債券基金,享受債券定息的好處。而且基金會分散投資在不同的債券,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