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促進本土經濟的重頭戲黃大仙騰龍墟將於下月二日結束,預算十月捲土重來,不少攤檔近日已開始大減價作最後衝刺,部份貨品更低至半價出售。有商戶表示,市民對逛墟市的興趣愈來愈低,近期生意已大不如前,故會小心研究日後會否再在原址競投檔位經營。
黃大仙區區議會主席林文輝表示,騰龍墟結束後,取而代之是在原址開辦另一個為期兩年的墟市,但攤位數目將會由三百多檔減少至八十檔,而區議會在招標時,將會着重攤檔的創意。現時區議會正聯絡騰龍墟內十三個較有創意的攤檔,查詢有關攤檔是否有興趣日後繼續經營。林文輝說,區議會將於五月公開招標,估計新墟市將於十月正式開幕。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指出,雖然騰龍墟暫時結束,不過,其他地區仍有不少促進本土經濟的項目。
售賣自己親手製作麵粉花擺設的鍾小姐表示,過去兩個月的生意只是不過不失,每月盈利約數千元,若日後新墟市的租金不是太高,會考慮繼續經營。不過,有檔主則指出,農曆新年後生意已愈來愈淡靜,而市民多數「只看不買」,可謂旺丁不旺財。售賣文具的方先生則指出,騰龍墟結束後,他將再度失業,現時正積極找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