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數年二三線股爆煲時有所聞,自「仙股事件」後情況似乎更壞,亦由於現在證券業經營艱難,證券行趨向保守,對以往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的股票按揭業務大幅收窄,相信股仔爆煲的情況仍會持續。繼早前的中國特種纖維(285)及新醫藥(8085)後,上周五又再有香港藥業(182)股價大幅插水,作為小投資者,真的要步步為營。
筆者從過往的經驗分析,發覺當中大部份爆煲股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股價長時間橫行,為時半年至一年,當中的波幅不大,但成交卻每日皆維持一定的數量,可以說是每日如是,差別不會太大。例如中國特種纖維平均每天成交近700萬股,股價亦鎖定在1.3元-1.5元幅度之內。香港葯業(182)之情況亦一樣(見附圖),爆煲前成交每天460萬股,而在爆煲前兩個月更加是一天多一天少,梅花間竹地每兩天的成交量都是一樣的。箇中原因每每是涉及大量股票按倉的因素,而在現時的市場環境,大量按倉的股票隨時會有被收緊信貸及Call孖展的風險。小投資者在處理手頭上的蟹貨之時,要留意上述的情況,盡量避開持有爆煲股之風險。
大市方面,正如筆者上周估計,大市反彈阻力在9400-9500點水平,周中恒指上試9464點後即急速回落,連跌3日,再度回試9250點。本周走勢將呈現反覆局面,但波幅將會收窄,徘徊於9200-9400水平,以方便進行轉倉活動。由於2月份期指未平倉合約仍有4萬多張,不排除指數仍會受壓。最奇怪的是3月份未平倉合約只得6千多張,即是表示在現水平大戶未肯大量囤積倉底。本周一定要細心觀察轉倉情況,究竟是㩒低轉倉還是托高轉倉,這點將關乎到3月份的市況走勢。
國企股弱勢持續,大部份國企股走勢已跌破或跌抵重要止蝕位,連在今次升浪一直領風騷之青島啤酒(168)亦在周五急跌7.5%,這意味着短線之中資股升浪已完結,暫時仍需繼續進調整或整固。早在兩周前筆者已提出中資股升浪已近尾聲,技術走勢嚴重超買及背馳,基本策略只應逢高沽而不要高追,現在相信大家應該明白當中原因。
大市在現時的處境可以說是可上可落,筆者過往都很少在預測市況之時顯得這般迷惘,最主要是政治市太多事情難以預料,惟有靜觀其變,希望從大戶之部署尋到蛛絲馬迹。
美元滙價方面,經過兩周之反彈後已呈後繼乏力,不排除短期內會再借美伊局勢,作為拋售之藉口。但有一點要留意,筆者自去年中一直看淡美元之看法雖然未改變,但估計未來兩周之美元跌浪將是短期跌勢之最後一擊,相信一旦戰事爆發後美元會被獲利盤帶動而大幅反彈,持有外幣者要懂得乘勢止賺,特別是在美元跌得最急之時。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