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禽流感殺人,四處瀰漫着陰霾。香港人,你還笑得出嗎?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大行其道的大笑會始祖來港短短兩三天,即發現香港人笑唔出,愁眉不展,決意在傳授一笑解千愁的獨門內功,教香港人笑對當前逆境。 記者:鄭豐俊
【本報訊】全球一千五百個大笑會的始創人印度籍醫生Kataria,首次應香港唯一一個大笑俱樂部的邀請來港,他表示,很多香港人均愁眉深鎖,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人與人之間又缺乏眼神接觸,情況嚴重。他勸勉香港人要放開懷抱,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浮現眼前。有學者也認為,廣泛宣揚大笑的訊息,可紓緩部份市民的不安。
Kataria在接受訪問時稱,中國人的性格含蓄內斂,再加上香港經濟低迷,導致生活質素下降,心頭累積了不少怨氣,香港人笑容難展也無可厚非。他表示,很多時放開懷抱,較長嗟短歎更能想出有創意的解決問題方法,現時正是在香港宣揚大笑會的好時機,他打算將香港列為重點推廣的地方,並增加來港的次數。「若然你願意笑,冇人可以阻止你;若然你不願意笑,冇人可以強迫你。」Kataria相信,隨時隨地都可以大笑起來,問題只是你是否願意。
他隨即示範,說即使褲袋內毫無分文,都可以大笑解愁,然後邊說邊從褲袋內拿出所有東西,翻開空空的褲袋,然後很自然地大笑起來,在旁人士受到他的卡通式演繹感染,隨即也大笑起來。
他稱,笑是人的天性,所以笑的秘訣是「發自內心」,而方法則是以樂觀及寬容的態度去待人處事,將歡樂帶給身邊的人,他們自然會將歡樂帶給你。至於搞大笑會的技巧,是以誠懇的眼神及生動的身體動作,使參與者感染聚會的歡樂氣氛。
Kataria又說,大笑也是運動的一種,每小時燃燒四百卡路里,大笑時透過循環呼吸法,還可加強心肺功能。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在金融風暴後,香港人的生活由繁榮平穩轉變至前景難料,過去的成功感化成挫敗感,在承受極大壓力下自然情緒低落。他認為宣揚大笑的訊息,可紓緩市民不安。
全球首個大笑會是在一九九五年,由Kataria於印度成立,透過定期聚會,讓會員在繁忙的生活中鬆弛神經,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現時,全球各地約有一千五百個大笑會,單在美國便有約三百五十個,而香港大笑俱樂部則於去年成立。
Kataria昨日起一連兩天在港舉行訓練班,講解如何更容易開懷大笑及正確舉辦大笑聚會的竅門。有興趣的市民,可於今日上午十時到九龍木球會即場報名參加,費用五百港元,以英語授課。市民也可免費參加該會每周舉行聚會(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