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葯業(182)股價昨午暴挫58.21%,最低報0.28元,市場傳出兩個股份斬倉版本,一是早前由莊家持有、原用於炒高股價以配合香港葯業去年底配股計劃的一批股份,由於配售計劃胎死腹中,故昨日莊家斬倉離場;二是持有該公司1.48%股權的泛海國際(129),其主席潘政因與香港葯業大股東濱港財務、孫曉路及朱均意見不合,故在市場沽貨令股價急跌。
該股昨早上成交雖增加,但股價仍企於0.67元,午市才突然急挫,收報0.285元,跌57.46%,全日總成交1692.2萬股。
該公司發言人昨日承認,去年11月初計劃配售新股予一基金的磋商已經終止,原因是配售條款未能取得共識,公司秘書正就股價急跌一事準備通告,暫時不能確定主要股東所持股份有否出售。泛海曾為香港葯業第二大股東,持有該公司13.85%股權,後因香港葯業配售新股予濱港為首的財團,持股量才遭攤薄,濱港為首財團現持有香港葯業68.19%股權。
有證券經紀稱,一般來說三四線上市公司在批股集資前,主要股東都會將一部份股份撥給莊家,先將股份炒高炒熱才批股,倘若批股活動最後無法完成,莊家自然要將股份沽出,基於生科熱潮已過,虧損的生科公司難以在市場集資,香港藥業要在短期內完成批股實屬難事,故莊家斬倉也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