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捨本逐末 扼殺市場

國際視野:捨本逐末 扼殺市場

美股有如神枱桔──陰乾,有人開始在「度橋」托市?美國證監會和紐約首席檢察官施皮策爾正研究如何修例,阻止「沽空」活動,冀達到市場不致被過度拋售而崩潰。
筆者指為「托市」只是諷刺之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托市只能延長跌勢,結果一樣。君不見去年日本政府頒布禁止沽空條例,目的是為托住日經指數在11000點之上,好讓企業和銀行可以在年結之前,將持有的股票以市價入帳,為粉飾櫥窗無所不用其極,但這種死性不改的行為,已被外界罵至狗血淋頭,看看今日的日經指數及其成交量?

限制沽空非上策
然而為托市出招,僅屬權宜之計,或會被嘲為愚昧,只宜講,不宜付諸實行。若然倒行逆施,規限人們不可以沽空,則是無知兼無能,既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容許拋空),是否白癡?
施皮策爾是個執法者,早前對金融敗類、存心欺詐之企業管理者窮追猛打,並將其繩之於法,實在大快人心,但並不代表他對金融市場運作了解得通透;反而剛出掌證監會的唐納森,曾經是投資公司Donaldson,Lufkin&Jenrette的創辦人之一,哪會不明白liquidity(流通量)對市場是何等重要之道理?
有人看好、有人睇淡,才有市場,投資基金或對沖基金看淡,借貨沽空,除有成本,還須冒風險(被對手挾死),而這些借回來的貨並非空中樓閣,沽空後亦須補回,無多無少,埋怨跌市是這些基金在「搞搞震」,便大錯特錯矣,難道升市操控情況會比跌市害人較淺?與其不讓人沽空,何不考慮將互惠基金「只准買、不准空」的規條放寬來得較靈活和實際?捨本逐末,只有扼殺金融中心地位!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