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抽乾水建隧道

西湖抽乾水建隧道

杭州市為疏導西湖附近的交通,竟不惜把西湖的「命根」──湖水抽乾,令部份湖底見天,然後在九個月內在湖底建造一條隧道,被猛烈抨擊為破壞性工程。而且造訪西湖的遊客未來半年只能看見一個「工程西湖」,預料逾千萬遊客受影響。 中國專題組

向有「三面雲山一面湖」之稱的西湖,湖邊那條僅兩公里長的湖濱路,是杭州市中心貫通南北最重要的交通樞紐,路旁商舖林立,長期以來人流滙聚,近年交通擠塞情況不斷惡化。為此,杭州市政府去年底決定在西湖底建造一條南北向的湖底隧道,並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悄悄動工。

湖底無文物只有黑淤泥
工程的第一步是先建造一條七百多尺的臨時堤堰,將西湖「切開」,並在本月中開始開足抽水機,大前日終將三十萬立方公尺的湖水抽乾,露出湖底。大家原以為湖底會藏有大量文物,但令人失望的是,呈橢圓形的湖底只得黑色的淤泥。
接下來,工程人員會挖去十公尺厚的軟泥,然後在湖底建造隧道,預計九月就可撤除圍堤,恢復西湖原有的湖面,到十月隧道就可通車。據了解,這是西湖近百年來第二次見底,對上一次發生在一九五六年,因大旱而令湖底見天。
工程副總指揮韓幼叔表示,若按預定時間在今年十月一日國慶節通車,那將是全球最快建成的一條隧道。他又承認,工程期間,中外遊客都會受到影響。
不少學者、專家皆對這個隧道工程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對西湖的「破壞性」工程。《中國青年報》曾撰文指出:「過多人工的加入不但破壞自然美景,更會影響人文風骨;況且修建湖底隧道違背西湖的整體風格……不顧生態協調、不顧地質條件、不顧環境相宜,而貿然開掘隧道之舉,或會造成荒唐遺恨之歷史。」

專家憂慮破壞自然生態
亦有批評指,對西湖這個國家級風景區有如此重大影響的工程,竟然只由杭州市政府「說了算」,質疑事前是否已獲中央審批;更重要的是,改善交通擠塞的方法很多,根本毋須一定建造湖底隧道,而抽乾湖水去建隧道只是為了節省成本。
浙江大學的毛昭晰教授對杭州市種種破壞文物古迹的工程歎息不已:「躲過了自然災害、政治運動,卻倒在現代化建設的誤區中,實在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