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為國際電訊主幹網絡公司,主要業務為分銷國際通訊寬頻。其股東電盈及Telstra在檢討恒通的業務狀況及未來發展後,均對恒通投資作出撥備,數額雖然不同,但反映該市場發展前景未如理想。
數據通訊邊際利潤近年急速下滑,特別是競爭對手繼續以低價搶客,話音服務收益增長也不足以補償有關影響,相信只有重組及大幅改變經營模式,恒通才能應付新挑戰。至於會否裁員,電盈營運總監麥柏喬並無正面回應,只表示恒通全球員工逾千人,重組會致力改善經營狀況及資本投資,務求令企業繼續其盈利表現。
雖然電盈不肯透露市場情況,但Telstra行政總裁ZiggySwitkowski直言,互聯網頻寬的環球市場過去數月並無改善,將更新的合約價格預期將大跌。他透露,恒通去年11及12月銷售已放緩,但今年1月銷情卻令其不得不重新評估恒通的投資。雖然恒通約6成營業額來自電盈及Telstra,但其收費也是按市場價格釐定;若按業務劃分,話音佔4成、數據通訊佔6成,但後者的價格卻備受壓力,特別是國際專線,去年價格減幅介乎5成至9成,視乎地區及市場而定。
業內人士指出,業界原以為經過近兩年整固後,市場可健康發展,惟部份受破產令保護的電訊企業,進行重組撇銷所有債務後,以更低的經營成本再次進入市場,並以更低的價格搶客,令市場各經營者繼續陷入艱苦經營階段。
IDC研究部經理LainMcNeill指出,事件反映單純從事國際通訊頻寬分銷業務的經營模式風險太大,特別於市場頻寬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經營商有必要尋求其他發展或引入增值服務以挽留客戶。
他認為,部份經營商如環球電訊及亞洲環球通訊正從破產保護令下重組,以較低成本再次爭奪市場佔有率,相信恒通現時重組、改變經營模式,是希望保存其市場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