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最大升幅 尚無滯脹危機<br>符合預期 美消費物價漲0.3%

9個月最大升幅 尚無滯脹危機
符合預期 美消費物價漲0.3%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月消費物價創9個月來最大增幅,主因是能源價格急升。但分析員和商界人士認為,零售商仍缺乏提價能力,故今年出現滯脹機會不大。

勞工部公布,美國1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升0.3%,符合市場預期,是去年4月以來最大升幅。撇除食品和能源項目後的核心指數升0.1%,升幅較預期的0.2%溫和。去年12月,消費物價和核心指數分別升0.1%和0.2%

杜指早段守住7900點
當局表示,上月能源價格上升4%,是去年4月以來最大升幅,其中取暖用燃油和汽油價格分別升8.6%和6.6%,增幅是9個月來最大。
美股昨天早段個別發展,市場焦點集中在伊拉克局勢,消費物價對大市影響輕微。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44.05(0.56%),見7959.0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跌5.65(0.42%),至1325.58。開市後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升40.55,報7955.51;納指跌5.33,報1325.90。在周四,杜指跌85.64,收報7914.96;納指跌3.09,收報1331.23。

商界料今年提價乏力
美國商業協會對180名現任及前任大企業行政總裁進行的調查發現,商界領袖認為美國公司今年仍缺乏提價能力,定價料會繼續下跌,最多也只能維持在去年水平,而企業只有透過削減成本及提高效率來改善盈利。
受石油類產品價格上升影響,美國上月份生產物價錄得13年來最大升幅,但商界普遍預期今年度批發物價只有不足2%的溫和增長。分析員指出,就算成本增加,但因零售商提價能力有限,故美國經濟今年出現類似上世紀70年代滯脹(stagflation)的機會不大,但絕不能完全抹煞此風險。
美伊一旦開戰,油價料將高企一段時間。策略員說,油價每升1美元,將導致消費者開支每年減少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