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衡:課改經費不能削 - 盧鋼鍇

教育論衡:課改經費不能削 - 盧鋼鍇

盧鋼鍇

據知政府要削減課程改革經費,原定十年三億元的支援課改經費面臨收縮,統歸教統局調撥,不再是教改專用款項,大方向仍是支援教育改革。如果消息屬實,對課改工作及工作人員都是重大打擊。
綜觀世界各國,包括中國,都十分重視課改,視課程改革為教育改革成敗之所繫。自鄭漢鈞博士擔任課程委員會主席起,已着手中、小學課程改動研究,其後推行教育改革,由陳嘉琪博士領導課改,並以十年為期,徹底為本港中、小學課程定出方向。
課改是一項巨大工程,也是學者意見最紛紜的課題,它不純是理論的事,更要配合實驗和實踐。它需要專家學者的理念作為基礎,配合前線工作者校長、教師的參與,反覆探討,實驗再實驗,教育熱誠之外,還要財力支援。每一個國家的課程都有本身特色,彼此可以借鏡,但不能因別地的課改成功而模仿或抄襲。

刺傷教改主脈
過去數年,課程發展處做的工夫不少,雖然可改善的空間仍寬,但值得讚賞的也很多,尤其發動基層的參與頗見成效,如以十年為期的進度而言,算是合乎節奏。忽聞削減經費,原定專用於課改的三億元已非專用,這是令人氣餒的事。削減支援足以令課改陷於前功盡廢地步,亦即是刺傷了教育改革的主脈。為區區之數而迫課改淪於非驢非馬景況,非教育有心人所願見願聞。
課改成效不見於一朝一夕,而在於時間的累積,就因為這並非立竿見影的工作,遂成首先開刀的目標。政府從來都是開始時鴻圖大計,不惜工本,到中段總是突然煞車,令本來好好的一個計劃草草收場。這種例子俯拾皆是,是長官意志?是數字交差?是缺乏高瞻遠矚?是唯命是從?是官場文化?
課改經費不能削,每年三千萬的支援算不上是大數目,如果真有心改革香港教育,何必削足適履!董特首說對教育支援絕不手軟,就請你不要為這區區小數手軟;財政司梁錦松先生,「樂、善、勇、敢」這漂亮口號由你提出的,請你敢於承擔;李國章局長、羅范椒芬秘書長,你們是教育的決策官員,教育改革的成敗就全看你們兩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