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着裁員潮由基層員工蔓延至管理階層職員,一個名為「再續上班緣基金會」的非牟利組織發現,大批專業界別及前任公司高層的中產失業人士,因為過往享受高薪及高職位,被裁後要重覓工作便會遇上滑鐵盧,該組織昨日特別為這類高質素失業人士舉辦搵工講座,結果吸引逾百人出席。 記者:徐岱靈、譚暉
基金會昨日在會展舉行面試必勝講座,參與的失業者都曾經身份顯赫,有前副總裁、經理、會計師,以往的月薪數萬元,個別更領取逾七萬元薪金。
其中一名四十多歲、不願透露姓名的前副總裁K小姐,去年年中因為公司重組架構而被裁減。她說,在該公司任職十年,月薪七萬多元。被裁後,她先後找過最少五十份工作,都沒有回音。她形容,自己經驗和學歷不俗,但找工作最大的困難卻是年紀和要面對工資大減。
「𠵱家好多僱主都藉口經濟不景,人工減得很厲害。」她說曾在面試時表示接受每月五萬的薪金,但對方卻感到詫異,反問她月薪三萬如何。結果,她花了逾半年時間也找不到一份合意工作,目前惟有從事透過朋友介紹的一份合約工,只得三個月,月薪三萬五千元,較上一份工作薪酬減少一半。
另一名原任職財務管理經理的王小姐說,她在前年被裁退,其後寄出逾一百二十封求職信,但也連續八個月失業。去年年中她卒能找到新工作,月薪三萬多元,豈料又在上周被裁減。王小姐強調自己不會氣餒,但會接受減薪一成,以便找到新工作。
在講座期間,一名講者手持求職指南高聲問:「有沒有人想要?」在場不少人在座位上舉手喊想要,等了一會,卻最終只有一名外籍女士走上講台拿取指南。部份與會者坦言,這令他們驚覺自己不夠主動。
基金會(義務)經理劉瑞夫表示,中產失業人士在求職時要面對獨特問題,即使他們願意調低要求待遇,但僱主仍然將他們標籤為「太昂貴」和「太具經驗」。因此,中產失業人士應好好善用面試機會,消除這種誤解。
基金會創辦人金比倫建議,他們的求職信應該將過去履歷寫低些,例如前任「MarketingDirector」(市場總監),可寫為「SeniorMarketingExecutive」(高級市場行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