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自九七年出現全球首宗感染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即禽流感)而死亡的個案後,當局一直對出現大量死雞表現得擔驚受怕,常以屠宰全部雞隻的方法杜絕病毒擴散,而近月內地的一場「肺炎恐慌」,更引發與禽流感有關的聯想,內地政府三緘其口,更把這場風波推向高峯。
九七年五月,一名男童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而死亡,成為全球首宗個案。至同年十二月,全港共發現十八宗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其中六人死亡,政府下令屠宰全港一百三十萬隻雞。
在二○○一年五月,本港多個街市發現大量雞隻感染H5N1病毒死亡,政府於是再度銷毀全港一百二十萬隻雞。去年十二月初,沙田彭福公園有水禽異常死亡,其後證實八個鵝隻樣本帶有禽流感病毒,當局即時封閉該公園長達一個月及銷毀餘下五十隻水禽。
在十二月底,漁農自然護理署發現打鼓嶺雞場部份雞隻感染病毒,千多隻雞隻陸續死亡,當局最後亦決定殺死雞場全部萬多隻雞。
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昨晨在大埔臨時街市進行巡查時,在其中四個家禽檔發現十二隻死雞,其後於抽取死雞樣本中,證實有H5的禽流感病毒,有死雞的檔主已應食環署要求屠宰檔內餘下所有活家禽,並徹底清潔及清毒檔位。
在內地方面,當地傳媒約於本月十日披露廣東部份地區先後爆發奪命的非典型肺炎,在過去三個月,已有三百零五人染病,五人死亡,但當地政府仍隱瞞內情。由去年十一月河源爆發肺炎潮,至今年一月三日首名患者不治,政府仍指「非典型肺炎」並非大病,稍後病症肆虐中山,一周內患者增至逾百人,在資料不足下,市民互相相傳病毒的來源,爆發「奪命肺炎恐慌」,出現煮白醋可防禦病毒的流言,引發一場搶白醋潮,甚至有人認為引發今次疫潮是涉及一種禽流感病毒,隨之又引起搶購治療流感藥物板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