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再一次對陳日君主教致敬意,他說的話,道出了所有政客都不會說出來的良心話。有兩類弱勢者是不會有人為他們說話的,因為為他們發言會失選票。同樣道理,新聞媒界也不喜歡為大多數讀者所不喜愛的弱勢社群說話,因為讀者不喜歡。
爭居權的無人幫,但總有少數的同情者;拿綜援的有選票,情況會好一點;菲傭就百分之一百靠自己爭取了,別指望有任何港人為他們發言。這時刻陳日君指政府「蝦得就蝦」,領導大家歧視窮人,特別發人深省。
對於外傭,港人是甚麼心態?是感謝,還是視之為有別於我們的低等民族?港人給他們吃住,恩重如山,踐踏比自己更貧窮的社群,可以撫慰中下層港人失落迷惘的心情。這幾年基層工資下滑,低薪工人的工資,扣除開支之後,實收的可能比外傭更少,但政府要抽外傭人頭稅,卻肯定是同病相憐的少,認為政府對極了的人多。
若想減少外傭的數目,抽稅的對象應是僱用他們的僱主,讓僱主自行決定是否用「高薪」僱用服務較全面的外傭,還是較為節省的鐘點家務助理。這又會被指為開罪中產階級,於是矛頭只好指向全無議價能力與反抗能力的外傭身上。
問題在甚麼地方?問題是這又違反了一個稅務學中的基本公平原則,就是有能者付稅,稅抽向最窮的人,抽向入息遠在稅網之下的人,如何算得上是公平合理?
不過筆者認為社會也不必為此爭論太多。香港的情況再壞下去,外傭在港消失,也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