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韓不但與日本成功舉辦世界盃,南韓足球隊更表現出色,令人印象難忘。其實,除足球事業大豐收外,去年南韓經濟亦表現突出,在強勁的出口和內需「雙引擎」帶動下,南韓成為僅次於中國、亞洲區內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系之一。雖然近期的北韓事件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但由於基本因素仍然理想,預計危機對南韓經濟發展的實際影響不大。
自去年12月北韓宣布退出國際核不擴散條約後,朝鮮半島局勢就一直不穩定,到上周北韓宣稱重新啟動核設施(作和平用途),情況才轉趨緊張。至於評級機構穆迪投資突然將去年提高了的南韓前景評級,由正面調低至負面,只是反映北韓危機對南韓經濟的負面影響而已。
不過,投資者要注意,北韓不等於伊拉克,兩者情況可謂截然不同。
北韓事件雖令局勢緊張,但由於漢城與華盛頓兩國政府的關係並無出現根本性轉變,加上南韓及中國、日本、俄羅斯等鄰國均努力尋求外交途徑解決事件,美國也表明不會向北韓動武,相信事件最終可以和平解決。
除穆迪投資外,另外兩間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及惠譽均表示無意修訂南韓的信貸評級。其實,如果撇除北韓因素,又或事件順利解決,那麼,南韓的評級應是上升而不是下調。
去年,南韓GDP增長6.2%,在環球經濟充滿不明朗因素、歐美等主要國家正為經濟復甦而掙扎的環境下,這個成績相當不俗。
強勁的經濟主要有兩個動力:暢旺的內部需求和理想的出口。如果你曾到過南韓,會發現當地消費者相當願意消費,由於南韓人較愛國,多會購買國貨,故消費直接刺激本地需求。
出口方面,去年開始,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南韓最大的出口國。由於中國經濟蓬勃,對南韓貨,特別是電子產品的需求相當殷切,令中國及亞洲佔去年南韓總出口的比例,上升至42%,足以彌補美國市場方面的放緩。
外貿部門的優異表現,令南韓持續錄得貿易盈餘,不斷賺取外滙,現時南韓的外滙儲備已增至1230億美元,為全球第三。假如今年美國的經濟環境改善,南韓的出口亦會率先受惠,外貿成績再上層樓;即使美國經濟仍然疲弱,亞洲區的出口及強勁的本地消費,仍能支持南韓經濟穩定發展。
在消費信心強勁、國內需求蓬勃、出口成績理想、企業盈利上升、營商環境改善、政府財政健康等利好因素下,去年多間評級機構先後提高南韓的評級,南韓中央銀行亦預計今年當地經濟可錄得5.5%的增長。由於一眾出色的基本因素並無改變,預計北韓危機對南韓經濟的實質影響不大。
黃家樂
基金投資服務部區域董事
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