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布殊總統的說法,美國人民該已無一幸免。
早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安理會作證前,我們已知道:侯賽因確有發展大殺傷力武器,但巴格達是否真的會啟動這種使用時必然危及自己命脈的武器?鮑威爾聲稱,固執的獨裁者已經與發動自殺式襲擊的恐怖組織聯合起來。但是就連主戰的《經濟學人》也說:有關的理據相當脆弱。
美國凱托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DougBandow
美國當局甚至將矛頭指向AbuMusabal-Zarqawi,一個與阿蓋德有聯繫並在巴格達接受治療的人。安薩伊斯蘭組織包括了部份阿蓋德組織成員,並已建立了專門負責前線下毒能手的訓練營。然而,對於這些從俘虜處得到的資訊,我們實在不知道應投下多少信任;他們或希望能說服向他們問話的人,又或希望伊拉克與美國激起另一輪衝突。
況且,al-Zarqawi與阿蓋德的聯繫十分薄弱,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嚴謹的組織及清晰的會員制度。另一位美國情報分析家表示al-Zarqawi「是拉登組織以外的人,他們並不效忠於阿蓋德」。
美國政府指證al-Zarqawi與巴格達的所謂聯繫也是疑點重重:官員指al-Zarqawi曾為伊朗做事,也曾探訪黎巴嫩及敍利亞,更接受卡塔爾某皇室成員的援助。然而,一位德國的情報人員對《紐約時報》表示:「直至現在,我們仍沒發現任何迹象證明al-Zarqawi與巴格達有聯繫。」我們甚至沒有實質證據證明侯賽因或拉登其中一人曾支持安薩伊斯蘭組織,而根據以色列報刊《Ha'aretz》報道,該組織與伊朗的關係更密切。
安薩伊斯蘭組織更宣稱他們渴望推翻侯賽因,他們主要在美國劃定的禁飛區內活動。至於所謂下毒訓練營,很多庫爾德人表示根本從未聽聞。
美國情報人員在這件事上承受極大壓力,儘管所謂證據疑點重重,布殊政府仍要求他們承認其真確性。而對此,鮑威爾的說法是,一位情報人員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們不認為這是事實。」
這兩個組織即使有任何關係,都因相互的不信任及不相容的意識形態而難以維持。至於巴格達與阿蓋德的所謂聯繫,同樣令人生疑;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會員兼評論員DanielBenjamin就認為「他們根本是天敵。」
去年十月,布殊總統聲稱,伊拉克會「在一定時日內」以生化武器襲擊美國或其盟友,侯賽因沒有下手。又或者,布殊總統聲稱:「伊拉克會在一定時間內,向其他恐怖組織提供生化武器。」侯賽因看來也沒有這樣做。
顯然侯賽因仍希望生存。因為他知道任何一次直接或間接的襲擊,均會觸發全面性及毀滅性的大規模報復。不論侯賽因多痛恨美國,他也不想死。正如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奈去年十月指出,伊拉克「似乎希望與操控傳統炸彈或生化武器的恐怖活動劃清界線」。
即使如此,美國仍堅持要開戰,令原來的嚇阻政策失效;而當美國襲擊伊拉克,侯賽因便沒有理由不作反擊,或不向恐怖分子提供武器。正如特奈所說,在「面對挫敗」時,侯賽因便很可能放手發動恐怖襲擊,透過協助回教徒襲擊美國,他將可達致玉石俱焚的結果,並讓大批人跟他陪葬。
侯賽因甚至不用為「訂貨」而傷腦筋,因為據Benjamin所說,「在戰況不明的今天,大部份武器原料已經『私有化』,迅速被陸軍、安全部門的情報人員或失業的科學家解放。」
伊拉克可以被阻嚇及制止的最佳證據,就是美國人民至今仍然存活。不幸的是,為了防止布殊政府聲稱最可怕的種種襲擊的發生,美國仍想方設法驅逐侯賽因。然而,襲擊伊拉克或許只會引起更多及更危險的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