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養過貓,挺治鼠。現在鼠沒有了,貓也死了,老想再養一隻。幹嗎?想交個朋友。
貓性很獨特,不全屬畜性,也並非絕對人性。貓就是貓,獨特的貓有架子,比人更像人。交個這樣的朋友,可不是挺有意思?
村上春樹家裏養了兩隻貓。一隻是四歲的阿比西尼亞公貓,另一隻是十一歲的暹羅母貓。他說餵飯的時候,那母貓從不趕火車似的飛奔去吃,卻蹲在一旁埋頭埋腦舔牠的尾巴,要先把這個正事辦完。待飯菜都涼了,這個老婆子才慢條斯理走去用餐,你看牠老架子多大。
電視上賣貓罐頭那隻貍貓,一見飯來急不及待迎上前狼吞虎嚥,可顯得太猴急了。
這母貓又有個古怪脾氣,每逢寒冷季節鑽進棉被裏睡覺,總要進進出出被窩三次,才能好好躺下來安睡。這樣子進出要耗上十到十五分鐘,很費事,牠就是怪脾氣改不了。
清人黃之駿養的貓,也很逗。牠毛色斑斕如虎,名叫「佛奴」,倒枉有虎相而無虎威,不捕鼠反遭鼠群嚙鼻。主人氣得寫了篇《討貓檄文》,把牠當庸吏般痛罵。且看這幾句:「優柔寡斷,姑息養奸;遂占滅鼻之凶,反中磨牙之毒。閻羅怕鬼,掃盡威風;大將怯兵,喪其紀律。」
我倒覺得不管黑貓白貓,肥貓就是好貓,不必治鼠,勤惰無拘。像佛奴,村上的貍奴那類貓咪,家裏又何妨養一隻,管牠愛端架子使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