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攻伊 掃一障礙<br>北約決協防土耳其

美國攻伊 掃一障礙
北約決協防土耳其

為伊拉克問題陷於冷戰後最大分歧局面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過破紀錄的十三小時馬拉松會議後,周日終於為伊拉克戰爭爆發時協防土耳其的問題達成共識,結束一個月長僵局,總算保住了北約的團結和聲譽,兼為美國由北路攻伊的部署掃除一道障礙。不過,歐洲主戰與主和派的爭辯並未休止,周一轉戰歐洲聯盟緊急峯會。

美國上月中正式向北約提出協防土耳其建議。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大力反對,指伊拉克危機未到非戰不可地步,不應這樣早就為開戰準備;其他成員國則堅持不能放棄共同協防北約成員國的義務。北約上周連日開會,兩派始終僵持不下。

法國不列席一切易商量
美國對此大為光火,口誅筆伐法、德兩國。北約秘書長羅沛誠(英國前國防大臣)也多次警告,分歧遲遲未解決,將損害北約聲譽。加上歐盟峯會舉行在即,北約若沒有一致意見,同屬兩者成員的歐洲國家就不好表態。
在強大壓力下,北約周日破釜沉舟再開會,但不是交由最高決策機構北約理事會商討,而是由北約防務計劃委員會負責。法國為保軍事自主權,六六年已退出北約這個軍事一體化機構,在最難纏的法國不列席下,一切也易商量。
不過,會議還是要從早上開到深夜。比利時曾提出要把協防土耳其部署與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攻伊掛鈎,美國等多數成員以北約決定不應受另一組織約束為由拒絕,但願意稍作讓步,列明北約在土耳其的部署只能用於防衞,不能用於進攻。比、德兩國為此也不再堅持,協議就此拍板。
羅沛誠會後鬆一口氣說:「聯盟的團結已獲勝。我們是可以全體一致突破僵局的。」法、德、比三國則發表聲明,強調這決定不代表北約「預先判定」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拉克危機無用。

主戰主和兩派轉戰歐盟
達成共識後,北約周一研究着手在土耳其部署AWACS預警雷達偵察機、「愛國者」導彈防衞系統及生化防衞部隊。
美國讚揚北約協防土其耳是「向前跨進的一大步」。美國軍方一直商借土耳其基地,也計劃派駐一○一空降師到土耳其,以作為向伊拉克北部拉開戰線的跳板。
周一舉行的歐盟峯會旨在統一該組織對伊拉克的立場,德、法、比等反對急於開戰的國家,勢與英國和西班牙等親美國家有激烈爭辯。外交界預期雙方會繼續各持己見,歐盟難有統一而明確的聲音。
北約在一九四九年冷戰初期成立,十九個成員國中除美、加及土耳其,均屬歐洲國家;而歐盟十五國中,大部份亦是北約成員國。歐盟外交和安全事務高級代表索拉納會前嘗試歸納雙方共同立場,指戰爭是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最後手段」,但目前還未是時候考慮開戰。
歐盟擔心若持續就伊拉克問題意見分歧,會嚴重影響歐洲一體化,削弱歐盟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
英國廣播公司/新華社/《華盛頓郵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