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br>預算案單方面減公務員薪6%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
預算案單方面減公務員薪6% - 李慧玲

峯迴路轉,公務員減薪又吹出另一個風。
據聞財政預算案已經寫到第六、七稿,最新修訂版本是:爭取在預算案公布之前,與工會就減薪問題達成共識,然後在預算案明確寫出減薪的時間和幅度;否則,預算案公布前仍未能與工會達成共識,則會單方面寫出政府要一刀切減公務員薪金6%的意願。
在未能取得工會同意下,是否可以成功減公務員薪,則交由立法會定奪。政府將一如去年,向立法會提交減薪法案。

政府「交波」給立法會
政治世界變化萬千,尤其特區政府過往表現更令人做足心理準備接受決策的反覆。所以,距離三月五日公布預算案,既然還有足足兩個星期,預算案會否明確寫出公務員減薪幅度,最後一刻仍存變數。傳媒今時今日可以告訴公眾的是,政府高層今日確實在吹一個強硬的風:即使無共識也會單方面在預算案表態減公務員薪金6%;而這個風,與早一階段明顯有分別。
施政報告一月公布前後,政府高層仍然堅持要與公務員達成共識然後才減薪,當時的講法是這個問題「一定」趕不及在預算案作交代。
短短一個多月,發生了甚麼事,令政府急轉彎?從策略而言,吹一個強硬的風應可增加與公務員談判的籌碼;而從實際上,民意把加稅和公務員減薪掛鈎的壓力,也確實愈來愈大。政府高層清楚感受到,如果在公務員減薪問題上沒有明確決定,便在預算案提出加稅,市民一定「唔收貨」。政府內部的鷹派得以重新抬頭。
鷹派的論點是,雖然在未能與工會達成共識前,立法會隨時否決減薪法案,但起碼政府做了要做的事(即在預算案表明立場),倘立法會反對,要向市民交代的也是立法會而不是政府。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