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百科:<br>《每日波幅限制》DailyFluctuationLimit

金融小百科:
《每日波幅限制》DailyFluctuationLimit

在不少新興市場的股市,股票交易會有每日波幅限制的規定,目的是限制股價每天的波動幅度。
一個股票市場是否成熟,主要要看市場的深度。深度是指參與股票買賣的人數夠不夠多、股民夠不夠廣。如果參與股市的人數愈多,股市的流動性便愈高;而參與者的質素愈高,市場的發展便愈成熟。
亦有意見認為,如果一個市場的散戶參與者比例愈少,機構性投資者比例愈高,市場便愈成熟,相反,市場上參與的散戶比例愈高,機構性投資者參與比例愈低,市場便愈不成熟。
這些意見還認為,機構性投資者比較理性,如基金經理是基金公司所聘請的專業人士,他們應該是有學識、富理性的投資專家,加上基金經理投資的金錢是他人的錢(OtherPeople'sMoney,OPM),因此在作出投資決定之時會較為理性。
相反,散戶的投資者因為財力較少,而且是投資自己金錢的關係,所以投資之時未必能夠百分之一百理性,甚至會出現羊群效應──在市況下跌之時,他們會不問原因作出恐慌性的拋售。
針對避免出現羊群效應,有些國家的股票交易所便設立股價每日波幅限制。若股價到達一定的上限或下限,股份便會停止交易,讓投資者有充份時間去重新衡量股票的價值。有些後市機制會在停牌後的翌日才准許股份再次買賣,而有些機制是有若上午停牌,下午就可恢復賣買;如果下午停牌,要到翌日才可以買賣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