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種迹象包括菲律賓外長最近的說話來看,特區政府似乎已決定開徵外傭稅,數額大概為每月四百元。對於特區政府的這個建議,我們認為既不公平也是得不償失的;我們希望特區政府臨崖勒馬,放棄實施這樣的建議。
為甚麼說開徵外傭稅不公平呢?首先應該看到,香港的徵稅原則一向都是能者多付的,高收入的人士按一定的稅率繳付較多的稅款,低收入的人士則繳交較少的稅款甚至完全跌出稅網以外。
外籍家庭傭工是社會上收入最低的一群,他們的收入每月只有三千六百多元,以這樣低的收入本不該跌入稅網中的,可現在政府卻建議開徵外傭稅,而且數額高達每月四百元,也就是他們入息的十分一。以這樣高的稅率針對社會上收入最微薄的一群,能說合乎能者多付的原則、能說是公平嗎?
此外,香港歷來極少針對個別職業、種族的徵稅措施,各主要的稅項都是一視同仁,不會有差別對待的。但是外傭稅卻是特別針對家庭傭工、特別針對東南亞地區人士的稅項,迫使他們繳納比例甚高的稅款。這樣的建議,怎能說是合乎一視同仁、公平對待的原則呢?要是政府認為外籍工人、僱員需要分擔解決財赤的責任,倒不如索性開徵外籍僱員「人頭稅」,向每一個在香港工作的外籍僱員、工人徵收每月四百元的稅款,這不是公平得多、不是令政府庫房進益更多嗎?
更讓人憂慮的是,外籍傭工人數不僅眾多,而且他們是照顧家中小孩、照顧家中長者、提供家庭服務的支柱。政府一旦開徵外傭稅,令他們的收入大幅減少一成,他們的反感、不滿是不難想像的,特別是一些被迫領取比最低工資更低薪水的傭工,他們的不滿、不安只有更大。
當這些不滿、不安、反感難以宣洩時,他們的服務水平、態度肯定大受影響,從而令大量倚賴外地傭工照顧小孩、照顧長者的家庭受到壞影響。甚至可以說,政府徵收外傭稅的建議等同把定時炸彈放進二十多萬聘請外傭的家庭中。由此而帶來的威脅、帶來的憂慮、帶來的社會成本,肯定比政府所得的稅收重要得多。像這樣既不公平又令社會得不償失的建議,不是該盡快擱置嗎?
(圖)外傭團體昨日在中環集會,反對政府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