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新聞工作者感刺痛不安<br>記協主席力陳23條危險

令新聞工作者感刺痛不安
記協主席力陳23條危險

【本報訊】香港記者協會及大律師公會的代表昨在《城市論壇》上,批評政府就《基本法》二十三條新公布的《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有關處理官方機密條例的條文修改,仍未能釋除公眾疑慮。但保安局官員則堅持草案已回應各界人士憂慮,毋須引入公眾利益作為辯解理由。
記協主席麥燕庭在論壇上指出,草案在處理煽動性刊物上的條文仍然十分危險,尤其令新聞工作者感到刺痛,業者不安,因為無論事情結果是「煽而不動」或「不煽而動」,被指危及國家安全的人也可能被入罪。

條文過於苛刻
大律師公會副主席何沛謙也指出,草案在處理官方機密條例上的條文過於苛刻,其中第三者在獲得經違法取覽的資料後,再將資料傳揚開去也可能犯法,刑責的範圍明顯擴大,超出了立法的原意。
保安局署理常任秘書長湯顯明回應時則強調,草案提出要防止洩露的機密資料及處理的煽動性刊物,均與國家安全有關;對於有建議要求在披露官方機密資料條文加入公眾利益作為辯解理由,他認為並不可行,因為公眾利益的定義很難界定。

被指「黃皮白心」
另外,二十三條立法爭拗再次引發社會嚴重分化。昨日在維園舉行論壇期間,當麥燕庭發言後,台下有市民出言質疑麥燕庭過份憂慮,已失去做記者的身份,變成了「作者」;又有人指回歸前香港也有類似法例,但大律師公會卻從未站出來表達不滿,指摘大律師是「黃皮白心」,蓄意反對維護國家的法律。一名在場外的觀眾更舞動手中的枴杖,不斷以粗言穢語辱罵麥燕庭及何沛謙,指兩人不應該反對草案,後被工作人員制止。

《城市論壇》一名觀眾在場外不斷以粗言穢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