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囤積糧食打持久戰

巴格達囤積糧食打持久戰

因應敵強我弱的軍事劣勢,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據報已制訂抵抗美國的戰略——使出炸油田和水壩的自毀基建手段,拖延美軍攻勢,誘敵深入首都巴格達展開最凶險的城市巷戰,甚至蓄意令百姓捱餓製造人道災難,目的不求勝利,但求拖長戰事,令美國速戰速決的如意算盤打不響,迫美國放棄推翻他的終極目標。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侯賽因深知伊軍處於不利形勢,兵員現時只及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時的三分一,兼且士氣低落,根本無法與美軍正面交鋒。
鑑於美國要推翻他才甘心,侯賽因此仗但求自保,而扭轉逆勢的關鍵,在於令戰事曠日持久、美軍受到重創,並造成重大平民傷亡製造國際輿論壓力,以迫喬治布殊政府妥協,放棄推翻其政權。
美軍中央司令部前參謀霍爾不諱言:「伊拉克無取勝的指望。對伊拉克來說,問題在於如何拖長戰事。」

炸水壩阻美軍渡河
據美國情報官員透露,侯賽因的戰略是:吸取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的教訓,不會在邊境駐重兵大打防衞戰,而是透過以下手段,阻撓美軍進攻:
‧炸毀油田,令美軍忙於救火而拖慢向巴格達推進;
‧炸毀橋樑和水壩,使幼發拉底河河水氾濫,美軍難以渡河發動攻擊;
‧採取「焦土政策」,摧毀南部的糧食、能源和交通設施,造成重大人道災難,使美軍忙於救援而無法北進;
‧在南部巴士拉部署「Ababil-100」導彈,威脅科威特及駐當地美軍,牽制美軍的進攻行動;另外在西部和北部部署導彈,威脅基爾庫克和摩蘇爾市的安全。
據英國報章引述剛從伊北運油回國的土耳其運油車司機透露,伊軍已進駐伊北油田和煉油廠,並到處裝置炸彈。伊軍更着司機不要回來入油,因為當局下令限制售油,好讓油庫的石油常滿,一旦美軍發動攻擊,便可將油田變成「一片火海」。
除了力求拖延戰事,侯賽因已將最精銳的共和國衞隊及特別共和國衞隊部署在巴格達周圍,建立雙重防線,同時將地對地導彈及防空導彈部署在巴格達。特別共和國衞隊成員均配備生化防護戰衣。

軍隊配備生化戰衣
美國情報官員認為,這顯示伊軍可能打算誘美軍進入巴格達市後使用生化武器,並可能用配備生化彈頭的「飛毛腿」導彈襲擊以色列。
美軍還收到情報,指巴格達已囤積了大批糧食,顯示伊軍已作好遭長時間圍城、跟美軍打持久對峙戰的準備。
法新社指,近日土耳其接壤伊北的邊境軍事活動日增,有人看見疑是美軍特種部隊的人員與十輛美軍軍車由土耳其越境進入伊拉克。
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