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雖千萬人吾往矣?

國際視野:雖千萬人吾往矣?

美擬攻伊掀起一片龐大反戰浪潮,光是上周末,全球超過600個城市有示威者上街遊行,高喊「Peace,NoWar」!最令布殊和貝理雅咬牙切齒的是,聯合國首席武檢員布利克斯向安理會滙報時指,雖然仍未發現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但該國官員之合作態度已有改善云云。令安理會15國中,有12個認為應該給予武檢人員多點時間進行調查而投不支持(開戰)票,形勢一面倒,英美更形孤立,全世界輿論都在高叫「NoWar,NoWar」,試問兩位「導演」點收「科」?

布殊勢成騎虎
作為精明的政治家,你估布殊總統和貝理雅首相會預料不到反戰聲音和浪潮會那麼大?倘如是,則他們的智囊可以返家鄉耕田矣!問題是既然已下定決心要「拔釘」,以及重新建立中東秩序,縱使未必能一勞永逸,最低限度可以乘勢鏟除有可能包庇或暗地裏支持恐怖活動分子之國家或仇人,總好過在日防夜防者也。美國國家及人民之安全和性命,又豈能不凌駕於任何反戰聲音之上?
布殊若不採取「雖千萬人吾往矣」之態度,心腸如鐵石,在外必定會貽笑大方,被人「睇死」,在內又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要連任,危矣!
筆者日前已指出,每次戰爭或經濟循環,變數永遠不會一樣,一旦開戰,對全球經濟,尤其是英美兩國有深遠的影響,金融市場動盪更不在話下;歐洲因這次事件出現裂縫,德法兩國如何致力修補,也將是有趣的問題,還有北韓乘機「發窮惡」,南韓、日本的安全問題,中俄兩國的態度和扮演的角色,亦是人們必須密切留意的問題!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