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03年後,全球的投資氣氛仍然欠缺起色。中東局勢持續緊張,美國何時攻打伊拉克?至今仍是一個謎;另外,北韓退出《核不擴散條約》,令亞太地區局勢亦緊張起來。美國的經濟復甦步伐緩慢、企業業績表現參差,都令全球股市在一月初的小陽春無以為繼,並反覆尋底。在股票市場的投資氣氛仍然惡劣下,上周便有報告指保本基金及債券基金的表現仍會較佳,可望延續去年跑贏大市的勢頭。
上周,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暗示了美國仍有減息的可能,加上英倫銀行調低英國的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令市場相信英國有機會在短期內進一步調低息口以刺激經濟。在全球息口仍有下調空間的情況下,無可否認債券仍會有一定的吸引力,問題是,無論美國或英國的息口都已處於多年來的低水平,再下調的幅度有多大,實存疑問。一旦美國息口在今年年中前回升,那麼債券價格便很可能會顯著回落,故投資者今年若仍以債券作為主要的投資產品,更應小心衡量當中的風險。
其實,如果只是因為息口有機會向下而繼續追捧債券,那我便建議投資者不妨考慮在股市中找尋一些有合理派息的股票進行投資。
當然,投資在息率較高的股票時,該公司的業績表現如何?必然是投資者要小心考慮的要素。但正如上述,現時股票市場的投資氣氛如此薄弱,投資股票的風險其實亦不少,要正確選擇一隻股票投資,實在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投資者有留意近日港股的變化,便會發現恒指雖然不斷下滑,但國企指數卻背道而馳,反覆向上。這便反映出,雖然股票市場的投資環境雖然欠佳,但投資者若能細心思考,在股市中發掘一些回報比債券更理想的投資,其實仍然不難。投資者實不應在現階段投放太多的資金於債券中,而錯失了投資一些優質股票的機會。
如果各位投資者不善忘的話,應該記得在今年年初時,我曾在此建議投資者吸納勝獅貨櫃(716),當時其股價仍處於$1.8以下水平,但該股上周四一度高見$2.8,升幅已超過5成,回報絕對比投資於債券及保本基金為佳。由此可見,在股市中其實仍不乏優質的選擇,問題是投資者有沒有嘗試發掘。好像上周四公布中期業績的思捷環球(330),盈利竟上升44%,股價亦由公布業績前的13元附近,在公布業績後最高上升至$16.2,升幅達兩成,這亦反映出經濟環境雖惡劣,但仍有不少企業具備賺錢的能力。所以,雖然債券看似仍吸引,但投資者實不應忽略股票的投資價值。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