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千萬人走上街頭展現「人民力量」反戰,不會就此阻得了美國攻打伊拉克,但至少令美國有所顧忌,總統喬治布殊周末向全國發表每周電台演說時,竟不提伊拉克一字,回應反戰示威消息時也措詞謹慎。反觀英國與澳洲兩大支持攻伊國,卻不把示威人數眾多當作一回事,表現得比美國更「鷹」。
面對全球反戰浪潮,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上周六透過白宮表示,仍希望能避免與伊拉克開戰,並稱將戰爭視為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最後手段」。
白宮發言人馬莫續稱,喬治布殊是自由和民主的擁護者,對包括紐約在內的全球多個城市舉行反戰示威,表示理解。
上周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外的二十五萬示威者中,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杜圖;芝加哥亦有二千人冒着嚴寒天氣示威;加州荷李活的示威則有多名影星參加。
美國攻伊第二大支持者澳洲總理霍華德上周六說:「我不認為反戰示威人數的多寡,能反映民意。」澳洲周日多個城市連續第三天出現反戰示威,人數逾四十萬。
霍華德在印尼接受訪問時表示,他認為在安全和外交政策上,靠攏美國比靠攏聯合國更為重要。
他形容與美國結盟是澳洲國家安全上的「最終保證」。
但已退休的澳洲國會議員巴利利頓警告說:「若他不打算聆聽(反戰聲音),那麼他的政治前途已走上末路。」
倫敦市至少七十五萬人開始反戰示威遊行前,英國首相貝理雅在一個執政工黨會議上說:「即使有五十萬人參加遊行,數字仍少於死在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手上的人;就算有一百萬人,仍少於他發動的戰爭導致的死亡人數。」
七十七歲老婦欣克絲在倫敦示威時,敦促貝理雅「停止向美國人拍馬屁,聽聽自己人的話一次」。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英國人均不贊成未經聯合國授權便攻伊,《獨立報》警告首相若一意孤行,「會有疏遠國民、分裂工黨之虞」。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