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學者揭企鵝集體死亡之謎

港學者揭企鵝集體死亡之謎

【記者謝穎詩報道】福克蘭群島是南極以外最多企鵝聚居的地方,去年底出現大批企鵝離奇死亡,而且大量企鵝身體癱瘓,無法行近繁殖岸灘,結果躺在岸邊慢慢死亡。一直關注兩極紅潮問題的公開大學科技學院環境學系主任何建宗,向當地團體提供線索,解開企鵝神秘死亡之謎,原來企鵝因海水含有大量泛起紅潮的亞歷山大海藻中毒而死。
福克蘭群島位於南大西洋,接近南極,島上住有不同種類的企鵝(見表)。島上有一個來自英國的福克蘭保育團體(FalklandsConservation),於去年十一月起(南極的夏天)發覺島上出現大量企鵝死亡,部份地方更錄得多達數千隻紳士企鵝死亡報告,加上現時正值繁殖旺季,但至今只見數百隻企鵝蛋,情況令人憂慮。
何建宗認為這與南極海出現紅潮海藻亞歷山大海藻有關。他解釋,由於企鵝死前全身麻痹,是與身體經食物鏈積聚大量塔瑪氏亞歷山大藻的毒素有關,而他自九三年起多次到南極及北極所搜集的海水樣本,均發現這種海藻。

雖知死因但無法醫治
他表示,亞歷山大海藻一直存在南極海,相信是去年的天氣反常,令海水中的海藻增多;加上全球氣溫上升,不排除千百萬年來封鎖在冰雪內的海藻,因冰雪溶化落入海水中,而位於兩極的亞歷山大海藻,有極強的生命力,可生存於攝氏五度至二十五度的水溫,其毒性亦較大。
他稱,雖然現時找到企鵝死亡成因,但也無法替牠們治療,惟有希望南極氣溫轉冷,令亞歷山大藻無法活動才能制止企鵝繼續死亡。

中毒的企鵝在岸灘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