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周六氣溫嚴寒,只有攝氏零下七度,但這裏估計有數以十萬人聚集,與全球六百個城市超過一千萬的人連線,舉行自越戰以來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反戰集會,以社會運動抗議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
發起反戰運動的團體,原本計劃在曼哈頓舉行遊行,途經聯合國總部,但紐約市警方以保安理由,拒絕發出許可證,只准他們在聯合國總部附近集會。參與今日集會的反戰人士批評,當局正以反恐等保安理由為藉口,侵蝕他們的公民權利。
雖然不能在聯合國總部外集會,但大清早在附近的四十二街等大馬路上,已是黑壓壓準備投身反戰示威的人頭。有的人在填肚子;有的舉着示威標語,似乎在排練;有的擺下攤檔,販賣反戰徽章和標語;也有籌辦示威單位的糾察,開始在現場維持秩序。主辦團體估計,反戰示威者會由全美四面八湧來,人數會高達五十萬,跟倫敦的一樣。
反戰示威人群中,BillSteyert在六時已來到現場。他打過越戰,隸屬海軍,六八年返國後,卻投身反戰洪流,因為經歷過戰爭的殺戮,他徹悟:「戰爭不是他以為用來趕走共產黨的,愈打起仗,他就愈覺得戰爭是不人道的,是浪費生命的。」他六八年之後就投身反戰運動,至今無悔。
周六的這一天,他覺得很美、很好。他看見在新一場戰爭未發生前,人們已開始反戰,不只在美國,更是在全球,大家都要避免戰火塗炭生靈。他在天寒地凍中說:「今天是全球人類歷史的記綠,今天真美。」
不只在周六,十多名反戰人士早一天(周五)的清早,已先趁聯合國安理會聽取武器調查員的最新報告,在聯合國總部外示威。他們高舉寫着「不要為了石油的戰爭」(Nowarforoil)、「世界向戰爭說不」(Theworldsaysnotowar)、「掉丟布殊而非炸彈」的橫額,向着聯合國大樓大叫口號。
有示威者手持一部紙製的汽車模型,又將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樣子,貼在車上持槍士兵的相片上。他們解釋,那是一部多用途車(sportutilityvehicle),大部份美國人都想擁有,因為它是潮流的象徵,但它耗油量特大,美國就是為了石油,才打這場仗。
有示威者手持倒掛的美國旗,控訴美國的軍事行動。示威期間,紐約警方一直在旁監視,聯合國人員又用攝錄機拍下示威者的情況。
《紐約郵報》(NewYorkPost)昨日的頭版將早前聯合國安理會會議的相片改頭換面,將法國和德國代表變成兩頭鼬鼠,大字標題「鼬鼠將聽取伊拉克新證據」,諷刺法、德兩國狡猾。參加示威的GeoffreyBlank對記者說:「傳媒這樣做,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有一名老伯途經示威區時,指着示威者大罵「恥辱」,他認為美國出兵是保護自己和拯救伊拉克人民,與示威者展開激辯。示威者說:「今日的反戰集會只是一個開始。」美國矢言出兵攻伊,反戰浪潮卻浩浩蕩蕩,越戰時期,火紅的反戰運動的壓力,某程度上叫停了越戰,今天全球反戰怒潮如此浩大,喬治布殊政府不應也不可能聽不到,強行出兵的一個後果,就是與千萬人為敵。
《蘋果》記者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