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繼日前「踢爆」政府在《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中,埋下秘密審訊「陰招」後,多位資深大律師昨日再出手,揭發政府印發給公眾的宣傳小冊子《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便覽中,最少有五大誤導之處,欺騙公眾以為條文保障人權自由;有學者形容政府此舉是「呃得就呃」。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湯家驊公開呼籲全港市民:「唔好淨係睇小冊子,要以條文為準!」 記者:陳廣慧、莫劍弦
【本報訊】政府昨日正式將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刊憲,而由一群大律師組成的《基本法》二十三條關注組昨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條例中尚有多項重大問題,足以危害香港人基本人權及自由。
政府印發給公眾撮要講述條例內容的小冊子,內容更備受質疑。小冊子除沒有提及如秘密審訊等會影響人權自由條文外,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李志喜在記者會上,更公開批評政府在小冊子中,竟然說會保障「金融資訊流通絕不受阻礙」,但翻閱整份條例草案,政府根本就沒有加入任何保障金融資訊流通的條款,而且在整份小冊子中,不乏「小冊子有、草案沒有」的條文。李志喜批評政府「想繼續誤導公眾,以為這些(保障條文)真的存在於草案之內」,她認為公眾應該看條例草案,而非小冊子。
另一位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湯家驊則說:「我唔敢話小冊子誤導讀者,但係同條文原文有相當多出入。」他表示自己在前日細閱條例草案後,至昨晨才有機會看小冊子,但駭然發現小冊子「從頭到尾」有很多地方出問題。
他舉例說,小冊子在顛覆罪中強調不會「以言入罪」,但卻沒有提及煽動叛亂罪或出現「以言入罪」的可能性(見表)。湯家驊說:「小冊子有好多問題,我呼籲香港市民唔好只係睇小冊子,應該以條文為準。」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質疑,大部份市民只會參閱小冊子,不會看完整的法律條文,容易被政府誤導:「政府成日都避重就輕,呃得就呃!」
嶺南大學政治與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認為,政府用其他文字去解釋條文,很容易會因為理解不同,出現誤導的情況。他說,政府為博取市民支持,在策略上一定會避重就輕,「愈含糊愈好」,結果只講出整個圖像的一部份,令準確程度減低。
除小冊子疑點處處外,保安局在上月底公布的《實施《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諮詢文件意見書匯編》,也屢被批評錯漏百出,不但遺漏部份團體的意見書,更把意見書的正反分類弄錯。
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吳靄儀表示,《基本法》二十三條關注組昨午與一群統計學的專家學者見面,共商處理《匯編》的方法,研究能否在有限資源下,更好地分析市民的寶貴意見,而非像政府一樣,粗疏地把意見分為支持、反對和未能分類三大項。
吳靄儀說:「呢個其實應該係政府嘅責任,不過佢唔做,我哋惟有睇吓點做。」關注組則強調他們的工作必須公眾人士支持。他們公開呼籲香港市民質詢他們所屬的立法會直選及功能界別議員,交代他們投票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