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一樣,先入為主地以為香港的文物徑一定又殘又舊又無睇頭,那就大錯特錯。其實在不到一小時車程的粉嶺龍躍頭文物徑內,保留不少典型的中國建築,絕對值得一看,村內恬靜閒適的環境,是難得讓城市人唞唞氣的好地方,中午可到龍山寺吃齋參拜,下午還可到不遠處的鶴藪水塘走走,煩憂盡去。
撰文:子 攝影:陳陶鈞
ImageGirl:Natalie
鳴謝:靈獅車行
來自法國嘅標緻307,自推出以來一直成為車迷嘅追捧對象,皆因佢除咗造型獨特夠吸引之外,車廂設備配搭又見齊全,而其闊大尾廂加上開啟幅度甚大嘅尾門,可有更大載物容量及提存物件嘅方便,郊遊玩樂時用作擺放各項所需物件最適合不過。307所配用嘅一台2.0公升直4DOHC引擎,運轉寧靜又好力,匹配一套4前速半自動波,更為你帶來無窮駕駛樂趣!
標緻307小檔案
引擎:1997cc直4DOHC
馬力:138ps/6000rpm
扭力:19.4kgm/4100rpm
尺碼:4202×1730×1510mm
軸距:2608mm;車重:1219kg
新車售價:$135,000(XSPremium皮椅版)
車輛提供:靈獅汽車(28663000)
第1站
龍躍頭為新界五大族之一鄧氏聚居之地,南宋末年,宋室皇裔南逃,嫁與鄧氏族人,其後人便散居於龍躍頭內的五圍六村內,成為今日的龍躍頭文物徑。
說是文物徑,當然是中國的文物,但當我們駛入文物徑的範圍時,首先看到的竟是一所建於1951年的教堂「崇謙堂」,雖不得其門而入,但簡樸的外表不失莊嚴氣派。而在崇謙堂東面的「石廬」,是一幢由華仁書院創辦人徐仁壽先生於1924年所建的兩層高中西合璧建築物,雖荒廢多年,但單從外觀看,也可想像當年的非凡氣勢,我們從一條長滿雜草的小徑走進去,本以為會大門深鎖,但出人意表地竟然可以自出自入,內裏一片混亂,到處都是人們帶來的垃圾廢物,加上本來在屋內年代久遠,只能依稀辨認的家具,一片頹垣敗瓦的荒涼景象,攝影師說可以打WarGame,我只覺可惜無奈,浪費了那堂皇顯赫的外表。
在天后宮前遇到由英國來的Julian,一個人悠然自得地漫步於文物徑內:「我很喜歡這裏,可以讓我看到不同的香港。如果火車站有文物徑的指示,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地方就更好了。」
一路再往村內走去,每條村都有或多或少的城牆作保護,其中最有氣勢的則是「老圍」,它亦是最早創建的圍村,高高的圍牆和窄小的門口,有助防守,牆內的村屋排列整齊,圍門側還有一口古井,古意盎然。另外,保存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松嶺鄧公祠,當然也不能錯過。
行車路線
可由粉嶺公路轉入馬會道,右轉樂業街後再轉入安全街,右轉入樂東街便會見到崇謙堂。
第2站
龍山寺的知名度當然不及在市中心的蓬瀛仙館,但善眾卻沒有忘記這間躲在深山的龍山寺,不少人專誠駕車前來參拜和食齋,在文物徑內閒逛之後再來吃齋,吸收一下山中靈氣,零舍心曠神怡。樓高七層的龍山寺原來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改建後才有現時面貌,地下大殿供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寺院內外都打理得乾淨得體,寺院內還有一個園林放生池,吃完齋可以在附近休憩散步,非常愜意。正月期間善信還可以將願望掛在許願樹上,更有12生肖寶玉贈送。
行車路線
由崇謙堂至祠堂村,沿着右邊山路直入。
龍山寺
地址:嶺龍躍頭布格仔
電話:26742661
雅竹齋廚
地址:龍山寺1樓
電話:26741111
第3站
鶴藪水塘的面積比隔鄰的流水響水塘細,路途亦較遠,正因如此,來這裏的遊人亦較少。來到盡頭的主霸,周圍靜悄悄的,只有平靜的水面和鳥聲,遠離煩囂。連附近的燒烤場也顯得格外的舒適寬敞,而且泊車位充足。
行車路線
由沙頭角公路轉入流水響道,再左轉入鶴藪道。
駕駛小貼士
1.文物徑內有不少已褪色減速石壆,要小心,且部份石壆甚高。
2.入龍山寺路段彎多路窄有死位,部份彎位宜先響按示意。
3.村內路窄,會有對頭車,宜慢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