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全世界聚焦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伊拉克南部卻默默在呻吟。
伊南部地區原本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而與伊朗和科威特接壤的巴士拉(Basrah),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由於靠近阿拉伯海灣(ArabianGulf),擁有天然港口,加上盛產石油,曾是南部經濟的重鎮。美英聯軍一旦攻伊,據報會向巴士拉發動兩棲攻擊,拉開南面戰線。
我們從巴格達飛往巴士拉,四十五分鐘機程。巴士拉機場比北部摩蘇爾(Mosul)還要整潔和現代化,從中可以知道,巴士拉有過輝煌的時刻。
可是,跑到市中心,就好像置身於一個貧民窟,偶爾一陣風吹起垃圾處處,滿臉塵埃的小孩在好奇地望着我們,實在不敢相信,這裏是讓人垂涎的油田福地。
我們驅車前往巴士拉與科威特連接的邊境,那裏是波斯灣戰爭的重災區,比摩蘇爾還要來得嚴重,同時更是輻射高危地區之一,戰爭當年美國丟下的含鈾武器,不但正在蠶食巴士拉,同時也蠶食整個伊拉克美麗的南部。
諷刺的是,環繞巴士拉周圍的,不到二公里,便有一個煉油庫,提煉原油的原油管,在末端噴射出來的火燄,就如一個個火球,遠處驟眼看,還以為是山林大火,卻原來正在為伊拉克製造不少財富,難怪伊拉克被視為漂浮在石油海上的處女地。
不過,九○年伊拉克總統侯賽因入侵科威特,千夫所指,為人民帶來沉重的代價,現在,伊拉克政府每年要補償科威特的油田損失,竟達數以億美元計。
此外,在經濟制裁下,伊拉克不得不以石油換糧食,在這情況下,原本屬於南部人民的財富,就這樣給耗盡,南部自此變得死氣沉沉。